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弘光動保學程辦​動保日 教導毛小孩CPR急救及照顧動物知識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弘光科技大學動物保健學士學位學程舉辦動保日活動,設計各種遊戲關卡,傳授養寵物的各種知識,像千萬別餵狗吃雞骨頭,因為細骨可能劃破汪星人喉嚨導致死亡。最特別的是,還設計CPR急救的關卡,教導毛小孩如果噎到時的急救方法,學生運用課堂所學推廣動物照顧正確方式及保護動物。

動保學程會長林莛樟表示,入學時學校教每個學生學習CPR急救方法,自己就讀動保學程後,也想要把寵物基本的CPR傳授給其他人,因為很多飼主不懂得如何幫寵物急救,錯失黃金救援時間,因此,藉由舉辦活動基本的寵物急救傳授出來,基本操作方式與人的差不多。

「只要把握技巧,毛小孩休克後生存的機率就會升高。」林莛樟指出,毛小孩發生噎到等危險狀況時,由家人先電話聯繫動物醫院,並一邊進行CPR、一邊轉送醫院,施作按壓時位置和人略有不同,毛小孩在側躺時,按壓部位在身軀最高的地方,且在施作小型犬時不能太大力,用三根手指操作即可,避免肋骨斷裂,施作前必須把嘴巴內的異物清除,先按壓30下,接著捏緊毛小孩的嘴巴,口對鼻吹兩口氣,查看胸部有無明顯起伏。

林莛樟說,毛小孩生病或是吃東西太快噎到,都會有可能休克,飼主平時在飼養時都要特別留意,尤其貓狗不能吃雞骨頭,因為骨頭比較細,吃的時候很容易劃破喉嚨導致死亡。另外,現在進入秋冬季節,毛小孩的毛髮不宜剔的過短,也要養成定期清洗的習慣,不要等到寵物身上出現異味才清洗,因為寵物身上的毛髮太厚,會造成毛孔阻塞導致皮膚病。

這場動保日的活動,學生還安排用羊毛氈製作寵物狗DIY,也用問答的方式,讓參加的人更了解養寵物的知識。除了毛小孩外,也有水族類的寵物知識分享,其中,動保學程副會長田暄誠便飼養了角蛙。他說,角蛙比較好飼養,什麼食物都吃,不像毛小孩一樣需要陪伴,也比較好清理,但他提醒,千萬不要讓角蛙一直吃,否則牠吃不停恐怕會撐死。

田暄誠說,學會第一次舉辦動保日活動,希望介紹系的特色給大家,「我們不是在玩寵物,而是學習各種技能。」同時藉由活動,宣導領養大於購買的觀念,呼籲大家一起愛護寵物。
弘光科技大學舉辦動保日活動,設計各種遊戲關卡,傳授養寵物的各種知識,設計CPR急救的關卡,教導毛小孩如果噎到時的急救方法。(記者陳榮昌攝)
弘光科技大學舉辦動保日活動,設計各種遊戲關卡,傳授養寵物的各種知識,設計CPR急救的關卡,教導毛小孩如果噎到時的急救方法。(記者陳榮昌攝)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出缺  政治新人李漢強喊出換人做做看   新人新希望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
新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因林光榮入監服刑,另一候選人所得票數未及一半,不予遞補,目前新竹縣呈現無平地原住民議員。政治新人新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候選人李漢強(阿麥亞),喊出換人做做看,新人新希望,新人不一樣,讓有法律背景的李漢強,提供新竹縣平地原住民最即時的服務。
 李漢強表示,勤走拜訪基層這段時間,不少部落朋友向他反應,原來的議員一做就是13年,前幾次都是同額競選,4年前好不容易有對手競爭,但對手選舉意願不強,導致得票率低,這也是為何無法遞補為議員之主因。鄉親說,13年來都是同一人,看不到他為新竹縣鄉親做了哪些事,這次入監服刑,派出他的女兒代打,情況會改善嗎?
 李漢強表示,他將強力爭取設置新竹縣原住民族聚會所,加強新竹縣原住民族聯誼,尤其各原住民族最重視的歲時祭儀,不單單只有在新豐、湖口舉辦,要彙整眾人意見,是分區舉辦,抑或是將經費集中,全新竹縣原住民族一起合辦,以大活動讓大家看到原住民族的文化亮點。
 至於最辛苦替大家義務跑腿的頭目,或是領袖、理事長、耆老等,也希望要求比照直轄市和花東地區,每月有固定的津貼補助;同時也要向原民會爭取,在地方開設輔導原住民族考「特考」和「技術證」的職業訓練,讓更多優秀原住民族投身公職為族人服務,抑或是有一技之長,終身受用無窮,且就業方便。
 另外,針對營養午餐部份,雖然現今縣長候選人皆提出「免費營養午餐」,但難保哪一天,因縣政財源拮据,營養午餐改為自費,因此將要求縣府,不管縣府財源如何,對於原住民族的國中小學童,營養午餐必須免費,以減輕原民家庭負擔,因為不少學童因學校有免費的營養午餐而到學校上課,至少有一餐是可以吃飽,這可減少中輟的學生。
 李漢強表示,他的主要政見就是勤服務,讓選民可以很容易找到他服務,尤其不少部落鄉親尋求協助之處,有許多是法律的專業意見,例如車禍理賠等,剛好他個人就是法律系畢業,可以提供選民最即時且最適切的諮詢。且選民一定可以很容易找到他,不像現今想尋求協助時,找不到自己的平地原住民議員協助。例如一位中風八年住在竹北市的平地原住民,找自己選區的議員找不到,最後是透過竹北市的漢人議員才獲得解決。另一位台東籍的平地原住民,因公受傷,擬請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開立證明,以讓其在台東可以領取原住民的二萬元急難救助及馬上關懷,但也找不到新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協助,最後轉往找新竹市平地原住民議員林慈愛協助,才獲得解決。
 13年了,李漢強表示,新竹縣平地原住民朋友感受不到議員的服務,是該時候換人做做看,讓有最基層里幹事經驗的李漢強,提供鄉親最實質的服務。
 李漢強說,希望北漂、南漂的新竹縣平地原住民鄉親一定要回家投票,讓有專業、有熱誠的李漢強,翻轉新竹縣平地原住民體制。

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出缺  政治新人李漢強喊出換人做做看   新人新希望
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出缺  政治新人李漢強喊出換人做做看   新人新希望
竹縣平地原住民議員出缺  政治新人李漢強喊出換人做做看   新人新希望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地方政治生活焦點新竹縣活動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中市府:南屯區水肥廠無遷移計畫  北區肉品市場遷新址案持續與地方溝通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針對國民黨市議員吳瓊華指台中市政府計畫將南屯區水肥廠、北區肉品市場遷至烏日,市府表示,吳議員資訊可能有誤,水肥廠目前並無遷移計畫,環保局也會持續加強環境監測、異味管控及綠美化,做一個敦親睦鄰的「好厝邊」;北區肉品市場遷烏日計畫,也會持續與地方溝通,待取得共識與認同後,再往「觀光工廠」與「農業4.0」主軸推動,結合綠能生產、加工、教育,為地方創造發展契機。

吳瓊華指出,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的污2用地,經常臭味四溢,造成附近居民相當困擾,多位南屯區議員要求環保局儘快遷移。但是,最近有議員在楓樹里林佳龍市長問政說明會上直接點名,要求把汙水廠遷移至烏日。

吳瓊華表示,現在南屯區水肥資源處理中心四周,每天水肥車的進、出,經過大樓林立的繁榮區,惡臭四溢,不但造成周遭餐廳倒閉,就連附近的房地產也漲不起來。

現在民進黨議員、市長,卻要把南屯區不要的化糞窟指名要遷來烏日,對烏日居民來說,真的是情何以堪。這到底是經過市長答應的承諾,還是議員本身的選舉語言,吳瓊華要求林佳龍市長要說清楚、講明白,還烏日鄉親一個公道。

對此,環保局回應表示,位於南屯區的水肥資源處理中心於民國97年設置完成,至今已10年,以處理家戶水肥為主,是目前全市僅有的一座水肥處理場,目前並無遷移烏日區的規劃。

為持續敦親睦鄰,近年來持續投入經費完成增設異味隔離及防制設備。圍牆也由冰冷的鐵皮圍籬改造為環保綠圍籬,種植波士頓蕨、虎尾蘭和鴨拓草植栽,圍牆外觀煥然一新。

同時,園區內的蓄水池已改裝為景觀池,水池中加種綠色植栽,也規劃一處休憩洗手亭供民眾使用,兼具休閒及節能減碳。今年也進一步開放園區內的「愛心農園」給附近長輩認養,享受田園之樂,成為在地里民重要的休閒場所。未來會持續加強環境監測、異味管控及綠美化景觀安全設施,做在地的「好厝邊」。

至於北區肉品市場,經發局規劃在烏日打造現代化的肉品市場,以「農業4.0」及「觀光工廠」為發展主軸,結合綠能生產、加工、教育成為環保節能的場區。烏日新場區預定地位於環繞島形末端,南北向鄰接烏溪、大里溪,天然屏障可以有效阻隔汙染源,可容排水量大,在基地空間足夠條件下,也規劃標準三級汙水處理場,處理後放流水排放影響低。

此外,市府還規劃在旁邊設置烏日水資源回收中心,雙重過濾,一般及事業廢棄物則可就近到一旁的焚化爐處理。同時,也配合現代化屠宰設備及環保設施,場區內空氣、水源、噪音、垃圾等汙染因子都會降至最低,不影響外部環境與生態環境。

市府也同步規劃周邊配套建設,包括興建東湖大橋、運動公園、水資源中心、第1及第4公墓公園化。地方回饋機制則包括:肉品公司提列敦親睦鄰回饋金、水資源中心及焚化爐提列回饋金。後續會持續與地方居民加強溝通,取得共識與認同,再推動後續作業。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吳瓊華與烏日鄉親們表達拒絕將南屯區水肥廠遷至烏日計畫。(記者林獻元攝)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吳瓊華與烏日鄉親們表達拒絕將南屯區水肥廠遷至烏日計畫。(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政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福貴路與台三線中山路銜接工程會勘  立委洪慈庸爭取中央補助銜接整修路段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因福貴路並未連通至台三線中山路,嘉仁里、栗林里的居民若要往台三線方向,需繞道仁愛路,影響周邊道路流量,地方居民長期以來盼望打通串聯。為解決地方道路未連結問題,立法委員洪慈庸邀集公路總局及市府建設局1日前往會勘,爭取中央全額負擔橋樑工程併入潭子區外環路(一號)一期道路工程,經費約2000萬元,並協調相關單位配合執行,促進交通串聯及地方發展。

福貴路是潭子區外環連接台三線中山路的重要路段,經過福仁里、潭陽里、潭北里、潭秀里、栗林里,目前市府已完成第一階段路面鋪設工程,第二階段工程為中山路與校栗林橋連結段。

立法委員洪慈庸、公路總局養路組養路管理科賴佳聖科長、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吳誌中主任工程司、市府建設局新建工程處土木科楊傑漢科長、市議員蕭隆澤及多位地方里長均到場關心相關工程規劃。

洪慈庸表示,住在嘉仁里、栗林里居民要往台三線中山路,必須從福貴路接仁愛路後才能轉到台三線,造成鄉親的不便。潭子區在鐵路高架後,除了東、西向道路縫合,福貴路連接校栗林橋就能完整貫通,所以打通福貴路是在地鄉親多年的期待,也是完成道路串聯的最後一哩路!

洪慈庸說,現在市府建設局已規劃福貴路打通相關工程設計,預計銜接台三線的部分將會連結到校栗林橋,關於校栗林橋銜接介面工程的部分,希望透過這次會勘,匯集相關單位專業意見,進一步協調讓工程儘速施作;並爭取中央全額負擔橋樑工程併入潭子區外環路(一號)一期道路工程,經費約2000萬元。

蕭隆澤也表示,福貴路打通工程為當地里民鄉親期盼已久,希望市府能排除萬難、全力以赴,期盼能早日通車。
為解決福貴路與台三線中山路未連結問題,立法委員洪慈庸1日邀集公路總局及市府建設局前往會勘,爭取中央全額負擔橋樑工程併入潭子區外環路(一號)一期道路工程,促進交通串聯及地方發展。(記者林獻元攝)
為解決福貴路與台三線中山路未連結問題,立法委員洪慈庸1日邀集公路總局及市府建設局前往會勘,爭取中央全額負擔橋樑工程併入潭子區外環路(一號)一期道路工程,促進交通串聯及地方發展。(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政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童綜合醫院乳攝車開7.5小時上梨山服務 林佳龍頒獎感謝提供偏鄉醫療資源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與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合作,並協調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每年安排2部乳房攝影車行經雪山隧道,開7個半小時抵達海拔2,000公尺的梨山衛生所,提供偏鄉婦女乳癌篩檢服務。市長林佳龍今(1)日前往童綜合醫院頒獎感謝醫護人員不辭辛勞為偏鄉提供醫療服務,也期待繼續延伸服務觸角,縮短城鄉醫療資源差距。
林佳龍今日前往童綜合醫院頒獎,感謝該院為偏鄉醫療服務的付出,院方由院長李三剛代表領獎,包括童綜合醫院董事長童瑞年、副董事長童瑞龍及該院服務醫師、護理人員皆到場觀禮。
林佳龍指出,童綜合醫院為台中海線首屈一指的醫院,配合市府多項醫療政策策,績效顯著,去年榮獲WHO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競賽「全球典範醫院大獎」,今年也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動態職場創意金點獎全國特優獎」,對健康照護的努力有目共睹。
林佳龍表示,台中海線正積極發展,包括捷運藍線通往台中港、三井OUTLETPARK將於12月開幕、台中國際機場門戶及週邊產業專區整體開發、海線雙軌高架化等,未來大台中交通路網整合後,海線將蓬勃發展,童綜合醫院的服務網也將更廣闊,期待童綜合醫院持續與市府配合,延伸服務觸角,降低市區與偏鄉醫療資源差距,讓市民無論住在何處皆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衛生局指出,有鑑於偏遠地區乳房攝影設備不足,衛生局邀請台中市醫療院所至偏鄉提供乳攝車服務,童綜合醫院本著「尊重生命,促進健康」的宗旨,欣然接受邀請,然而台八線臨37中橫便道及台14甲線至梨山禁止甲類大型車通行,該院與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多次協調,才讓乳攝車經由雪山隧道前往梨山,但仍須行經7小時30分路程,才能抵達海拔2,000公尺的梨山衛生所,停留兩天為婦女提供乳癌篩檢服務。
此外,童綜合醫院長期支持市府國際醫療援助政策,援助東南亞醫療資源缺乏國家,如辦理柬埔寨義診、尼泊爾醫療人員訓練等。童綜合醫院急診部積極投入醫療後援,自創品牌成立福爾摩沙救援FORMOSASOS國際轉送,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隨時因應國內外病患的需求,讓醫療救援無國界。
衛生局說,乳癌為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四名,每年死亡人數2,377人,今年臺中市截至10月共7萬7,436位女性接受篩檢,陽性個案6,196位,確診乳癌個案數為715位。實驗證實乳房X光攝影是乳癌篩檢的最佳工具,透過定期篩檢可早期發現無症狀的初期乳癌,有效降低2至3成的死亡風險並掌握治療黃金期。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童綜合醫院乳攝車開7.5小時上梨山服務 林佳龍頒獎感謝提供偏鄉醫療資源
童綜合醫院乳攝車開7.5小時上梨山服務 林佳龍頒獎感謝提供偏鄉醫療資源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 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創造多贏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整建完工,是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園區內的環境教育中心並透過探索步道與外埔環保生態公園串連,建構出融合自然生態及綠色電能科技的多功能環境教育園區。市長林佳龍表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不僅是具有經濟規模的綠能產業,更朝向環境教育發展,透過周邊道路系統等配套建設,創造環保、農民、經濟發展多贏局面。

林佳龍1日在環保局長白智榮、外埔區長陳柏宏等人陪同下,出席「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整建完成暨試運轉祈福典禮」,包括市議員吳敏濟、環保署督察總隊總隊長李健育、奧地利駐台代表傅詩元(Christian Fuchssteiner)、禾山林綠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濟安、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淑珍等人都出席,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市議員李榮鴻也派服務處代表到場致意,眾人共同祈求試運轉順利平安,並視察園區設備。

環保局長白智榮簡報指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採公私合作模式,以ROT(整建、營運、移轉)方式引進禾山林綠能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民間資金6.3億元整建廠房及設備,並獲中央肯定,採分年補助5億元,3億元用於建置稻草、廚餘等收運系統,2億元補助沼渣、沼液等副產品去化。

此外,為鼓勵市民參與,生廚餘回收專用桶「綠圓寶」將配合廠區運轉,從12月3日起至明年4月底止,採分區分階段方式配送給民眾使用,讓所有市民享有「一桶一度電」的綠色經濟,共挹注約1億元經費購置,預計發送予97萬家戶。

白智榮說明,未來園區正式營運後,每年可發電約3,377萬度,提供近萬戶1年的用電,每年可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約7座台中都會公園。透過大規模稻稈回收進行綠能發電,預估每公噸稻稈發電量約500度電,售電收入每噸約2000元,除提供廠內運作所需,也可增加農民收益;每公噸稻稈收購費為1000元,售電收入也有一定比例回饋當地。

下一階段規劃「探索步道」,將由園區內環境教育中心出發,串連以「花與昆蟲的藝世界」為主題的外埔環保生態公園,融合在地自然生態,展現外埔掩埋場復育成果。

「垃圾變黃金!」林佳龍表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將原本鄰避的堆肥場活化再利用,打造全國最大的綠能發電廠,透過廚餘厭氧及稻桿氣化發電雙核心綠能技術,將生廚餘及稻桿加以利用,有效落實循環經濟的理念。

林佳龍指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不僅是具有經濟規模的綠能產業,更朝向環境教育發展,透過周邊道路系統等配套建設,創造環保、農民、經濟發展多贏局面,售電收入也有一定比例回饋當地,一步步實踐承諾,感謝多方合作及在地民眾支持,盼園區成為示範場域。

「台中市真的很不容易!」環保署督察總隊李總隊長表示,目前六都中,台北市廠址尚無著落,桃園則是剛簽約、預計3年後蓋成,台南及高雄規劃前來參訪,期待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持續做下去。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台中市長林佳龍在環保局長白智榮等人陪同下,視察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設備。(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市長林佳龍在環保局長白智榮等人陪同下,視察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設備。(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整建完工,是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園區內的環境教育中心並透過探索步道與外埔環保生態公園串連,建構出融合自然生態及綠色電能科技的多功能環境教育園區。(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整建完工,是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園區內的環境教育中心並透過探索步道與外埔環保生態公園串連,建構出融合自然生態及綠色電能科技的多功能環境教育園區。(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地方政治生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地表最大機械花 台中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裝置藝術亮相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台中花博即將開幕,后里森林園區「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藝術1日提前亮相。這朵地表最大的機械花,由台北世大運聖火裝置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設計,與台中市政府及12個在地單位共創,結合藝術、人文與科技,以697朵火紅色機械花組成,伴隨晝夜光影變化、大地與機械揚聲,希望讓遊客一起看見花開的樣子,也能聆聽花開的聲音。

「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藝術由上銀科技、大銀微系統、義力營造、瑞助營造、利茗機械、台灣昕諾飛(飛利浦照明)、廣源造紙、際峰機械鈑金、大振豐洋傘、台中市文教基金會、亞洲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等12在地單位共創而成。

記者會現場,12在地單位共同致贈由聯造實業及明耀資訊提供的「聆聽花開的聲音」3D列印模型給台中市政府,市長林佳龍代表受贈,並回贈花博特製禮品及感謝狀給各大參與代表,以及協助花博園區夜間燈光指導的「國際燈光大師」周鍊。

林佳龍表示,台中花博要將台灣最好的呈現給全世界,花博不只是花卉、園藝及農業的展現,而是台灣國力的展現,尤其台中有許多精密機械產業,他們過去是傳統產業,卻也是打世界杯的隱形冠軍,這次結合科技與人文,形成地表上最大的機械花,長、寬、高各15公尺,搭配燈光與音樂,會綻放、收闔,有千變萬化的可能。每個成功的博覽會一定會留下重要資產,相信這一朵結合台灣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機械繡球花,會成為大家對台中花博最深刻的印象。

他也提到,花博的觀光效益無法估計,根據量化估算應該會產生超過300億產值,然而花博為台中帶來的更多是城市改造運動,因為辦花博,讓台中提升成為花園城市,也影響每位市民具備更好的美學素養。將台中花博主題訂為「聆聽花開的聲音」,就是希望民眾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靜下心來反思「花開有沒有聲音?花開是什麼聲音?」進而透過花博聆聽到花開的聲音、內在的聲音與自然的聲音,讓它不只是台中人的花博,而是台灣每一個人的花博。

策展單位「豪華朗機工」總主持張耿華說,「聆聽花開的聲音」這件作品從提案、設計到製作執行,只有8到10個月的時間,這裡面最大的挑戰就是「時間」,而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市府的支持,因為市府完全相信專業,在創作過程中完全沒有干涉,只擔任陪伴與推動的角色,讓他們在所有行政程序中走得最順利,也讓這件作品可以在短短時間內產生,這就是台中創造的奇蹟。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將於11月3日至明年4月24日登場,邀請民眾一起反思人類與自然的共生、共存關係,用心傾聽大自然欲傳達的訊息。全區最亮眼的藝術裝置,為國際知名跨域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耗時8個月,與台灣產、官、學、藝術界協作,以台中花博的主題「聆聽花開的聲音」為名,為台灣創造代表性國際作品。

后里森林園區內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藝術,以花的生命力及繽紛綻放的姿態為概念發想,由697朵火紅色小花,形塑出一朵巨型的機械花,花朵由空間桁架、機械馬達及燈光音響系統構成,結合島嶼天光、電子燈光、音樂節奏,在日與夜之間流動,與地球的自然音場交融。

花朵也模擬植物、動物的動態,可根據日照、風向等環境變化,同時也加入群眾參數,進行不同樣貌的演繹,例如微風吹撫,花朵隨之搖擺;人群聚集,花朵含羞蜷起。帶給觀眾視覺、聽覺、感官的生動體驗,並展現天地共生概念。

市府表示 「聆聽花開的聲音」為產、官、學、藝術成功跨界,也是「豪華朗機工」成軍8年以來最華麗之作,由藝術家張耿華領軍總主持,林昆穎爲創意總監與動態導演,陳志建擔任美術指導,並由帝凱科技公司擔任環控系統總統籌,飛映數位、三頁文設計合作執行機械動態美學,動員上百人共同完成。

演出音樂則由金曲獎得主、跨界音樂人陳建騏擔任音樂總監,邀集台灣優秀跨域作曲家蘇珮卿、羅恩妮、柯智豪、彭彥凱等人,共同完成聲音、燈光、機械動態的動人協奏,邀請民眾參與花神慶典、齊舞慶祝的氣氛;或透過「聲音劇場」聽見森林涓涓細流逐漸匯入海口、群鳥飛行之聲。非展演期間,民眾也可欣賞到機械花根據自然環境變化而改變其型態,並走近與機械花互動。

「聆聽花開的聲音」每30分鐘有一系列聲音、燈光、機械共舞展演。週日至週四展演時間為上午9時至晚間7時,這五天的晚間6時30分有夜間限定聲光機秀;週五至週六展演時間為上午9時至晚間9時,這兩天的晚間6時30分、7時30分、8時30分也分別有夜間限定聲光機秀。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12在地單位共同致贈由聯造實業及明耀資訊提供的「聆聽花開的聲音」3D列印模型給台中市政府,市長林佳龍代表受贈,並回贈花博特製禮品及感謝狀給各大參與代表,以及協助花博園區夜間燈光指導的「國際燈光大師」周鍊。
12在地單位共同致贈由聯造實業及明耀資訊提供的「聆聽花開的聲音」3D列印模型給台中市政府,市長林佳龍代表受贈,並回贈花博特製禮品及感謝狀給各大參與代表,以及協助花博園區夜間燈光指導的「國際燈光大師」周鍊。

地表最大機械花 台中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裝置藝術亮相

發佈日期: 2018-11-01
新聞分類: 地方政治生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