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舊城新生三支箭正中靶心 林佳龍:中區已經開始改變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林佳龍上任後致力推動舊城新生,以「三支箭」成功翻轉中區,從綠川、柳川成功整治,到大車站計畫,而文藝復興第三支箭也已射出,把歷史建築及古蹟串成珍珠項鍊。「舊城新生三支箭,箭箭命中靶心」林佳龍表示,中區改變已經開始,成功帶來龐大的人潮商機,未來,持續透過「大台中123」計畫中的一條山手線打造的鐵路高架化、捷運化與網狀化,讓整個鐵道運輸都以中區作為核心,打造四通八達的路網。
舊城區的完善規劃,帶動了商機,自2015年迄今,市府已帶動舊城區約170億元的民間投資,包括東協廣場「伴畔旅店」、台中銀行整建的總行大樓、秀泰影城和即將開幕的李方艾美酒店等。而全台中市近4年來,旅宿業家數增加近百家,其中中區就增加21家,且中區旅宿人次也從103年90萬人次,上升到今年底預計達120萬人次,因為中區翻轉,也進一步帶動觀光大幅進展。
今(5)日市政會議,林佳龍特別率市府團隊重返舊城新生的核心以及城市的發源地,由都市發展局長王俊傑在東協廣場報告舊城新生成果,說明市府近年在推動舊城新生上的各項努力作為。
王局長表示,舊城新生城中城再生執行方案,包括水綠景觀、交通路網建置、文化地景、經濟及觀光效益和行政機制等5大策略,總計整合188項計畫,為中區引入新的發展契機,其中鐵路高架化已全線通車發展,引領台中發展新的高度。
為進一步切中中區發展核心,市府以這5大策略為導引,推動舊城新生三支箭,包括綠、柳川「全流域治理」第一支箭,柳川二期已於今年10月開工,綠川並已爭取到中央前瞻計畫第二期13.9億元經費支持,今年底由水利局發包,預計2年內完成;還有台中公園日月湖百年清淤,並引水讓湖水變活水。
而第二支箭「大車站計畫」,除台中鐵路高架化已全線通車、台中車站二樓大平台、台中轉運中心南站啟用,台中之心第一期工程也已完工,而忠明園道、育德園道的第二期工程也在進行中,預計108年完工。
市府也規劃保留台鐵高架鐵道通車後台糖糖廠北側到刑務所間的1.6公里舊鐵道,打造成為綠色步行及自行車騎乘空間「綠空鐵道」。綠空鐵道軸線計畫分為南北兩段,其中,南段保留台鐵駁坎舊鐵道,以立體化森林公園的概念規劃設計,形成俯瞰城市的綠色步行空間,為缺乏公園綠地和公共空間的舊城區,新添自行車道,人行廊道和綠色花園景緻,附近還可連結到綠川,柳川等河岸景觀,以及刑務所,台中酒廠,台中州廳等重要文資據點,預計今年底完工。
至於北段部分,除透過台中糖廠最北側到火車站的舊鐵道的騰空廊帶,加強設計人行及自行車系統外,都發局也與建設局整合施作自台中公園雙十路,南京路人本環境改善連結至舊火車站,再銜接至台糖湖濱生態公園,透過步道系統與北側空橋設置,串連糖廠與綠廊,已爭取到中央前瞻計畫核定規劃設計經費3千萬元,預計108年工程發包,109年完工。
而第三支箭文藝復興,則透過活化舊城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創,像是以宮原眼科為經驗,支持文創育成基地,還有第四信用合作社、黝脈咖啡(前身是何藥房)、繼光工務所、味無味、瓦庫燒肉等老屋翻修,推動舊城區觀光文藝活動。
「不能救中區,就不配當市長」,林佳龍表示,城市的發源地就像人的靈魂,市府經過近四年的努力,見證老市區的發展,「舊城新生三支箭,箭箭命中靶心」。台中未來的發展不只如此,大台中123計畫也推動中,一條山手線打造的鐵路高架化、捷運化與網狀化,不只鐵路,未來整個鐵道運輸都會以中區作為核心,打造四通八達的路網。
林佳龍也指出,舊城新生是以城中城作為策略,完整城市格局,下階段台中將以「國際、文化、智慧」為定位,打造台中成為「盛會城市」鏈結國際,創造具在地文化的創新智慧城市。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舊城新生三支箭正中靶心 林佳龍:中區已經開始改變
舊城新生三支箭正中靶心 林佳龍:中區已經開始改變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台荷論壇及媒合會 林佳龍:發展循環經濟創造更多交流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今(5)日與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共同主辦「2018台灣-荷蘭循環經濟論壇暨交流媒合會」,邀請產官學研專家學者進行案例討論與經驗分享,也舉辦一對一商機媒合會,讓台荷企業共創綠色商機。市長林佳龍表示,台中花博除有全台第一棟循環建築「荷蘭館」,也簽署台荷循環經濟宣言,期盼透過台中與阿梅爾市的交流,創造台荷雙方更多具體的合作關係。而月眉糖廠、水湳智慧城也都規劃導入循環經濟,將是荷蘭等國際企業投資台灣的絕佳選擇。
今日台荷循環經濟論壇,除林佳龍外,包含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荷蘭阿梅爾市市長維溫德、市府經濟發展局長呂曜志、台糖公司暨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及多位專家學者與會。
林佳龍表示,恭喜台中花博「荷蘭館」成功吸引眾人目光,這兩年來,在紀維德代表的努力下,台灣與荷蘭、台中與阿梅爾市有了許多具體的合作項目,由於2022年阿梅爾市將舉行世界園藝博覽會(Floriade),兩市都會互相參展,這次台中花博雙方也簽署了循環經濟宣言,將是下個階段重要的努力目標。
林佳龍表示,台灣中央政府已將循環經濟納入「5+2產業創新政策」,台中將致力也將致力推動,像是台中花博附近的台糖月眉糖廠,未來將是循環經濟絕佳的發展基地,此外,面積254公頃的台中水湳智慧城,定位為「低碳、創新、智慧」示範區,規劃導入循環經濟,邀請荷蘭企業一起加入開發的行列,將是投資台灣很好的選擇。
另外,市府也透過BOT案,與奧地利的公司合作建立了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近期已發始運轉,每日可解決約200噸的廚餘及農業廢棄物,一年產生3,377萬度的發電量,可供應1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可說是台灣走在最先端的循環經濟案例,未來也會推廣至其他縣市。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表示,全球有40%都市廢料都是來自拆除建築建築所造成,目前荷灣、台灣與台中都在發展循環經濟,希望透過協同合作的方式,讓循環經濟能在日常生活中徹底實現,並期待未來雙方能在科技與教育等領域,有更多的合作與創新。
阿梅爾市長維溫德認為,這次參與台中花博,看到循環經濟在台中徹底地展現,荷蘭自行車十分盛行,自行車數量甚至比荷蘭的總人口數還多,這樣的現況證明了許多自行車基本上都可以回收,甚至是創造新的自行車,他的辦公室就有一台經由回收再製造的自行車,其實,循環經濟並不侷限既有的產品,也可以在規劃時就以永續為前提,來決定使用材質、產品周期的處理。
阿梅爾市將於2022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屆時將不只是博覽會而已,在接辦這項盛會時,就開始思考永續經濟的概念並進行規劃,他將打造成為荷蘭最具循環經濟概念的博覽會。
經發局表示,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KennethEwartBoulding)於「TheEconomicsoftheComingSpaceshipEarth」一書中提出「循環經濟」概念,關鍵並非回收再利用,而是重新設計;從過去的原料、製造、使用到丟棄的產業經濟模式,透過重新設計產品和商業模式,藉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消除廢棄物,達到完全循環的目標。
台中市也致力推動循環經發,像是市府利用復育完成的文山一、二期掩埋場中約4.8公頃範圍,啟用「文山綠光計畫」,採公私協力方式,建置全台掩埋場最大太陽能電廠,未來還會規劃沼氣發電設施及畜禽舍屋頂上裝設太陽光電模組板,將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創造綠電經濟。
經發局指出,這次論壇於循環經濟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期盼共創台灣在營建、金融與畜牧業的永續新價值;另為讓與會貴賓與荷蘭企業家深入交流,也安排包括安智銀行(INGBank)、昕諾飛公司(Signify)、帝斯曼集團(DSM)等多家知名荷商,設置一對一商機媒合會,讓台荷企業攜手共創綠色商機。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台荷論壇及媒合會 林佳龍:發展循環經濟創造更多交流
台荷論壇及媒合會 林佳龍:發展循環經濟創造更多交流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台中市優良不動產從業菁英 林佳龍表揚肯定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林佳龍今(5)日在市政會議頒獎表揚優良不動產估價師、地政士、不動產經紀業及人員,市府地政局長張治祥表示,這次優良地政相關從業人員,由公會推薦,並經市府相關委員會審議後選出,盼透過公開表揚,樹立優良楷模,提升不動產業者服務品質,進一步保障民眾財產安全,促進不動產經濟良性發展。
地政局表示,台中市登錄不動產經紀業家數1,164家,不動產經紀人1,143人,不動產估價師開業人數為78人,地政士開業人數為1,543人,執業人(家)數均排名全國前3名,而今年度優良不動產從業人員,由各相關公會推薦,提相關委員會審議後,選出獲獎名單。
這次獲獎名單分別為優良不動產估價師許志安、優良地政士林銘珍、黃永隆、李祐誠、許秋煌;優良不動產經紀業為勝元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太平洋房屋台中沙鹿特三加盟店);而優良不動產經紀人員為黃景昱。
此次獲獎的不動產估價師,除協助研提不動產相關法令或實務之改進意見不遺餘力外,並協助辦理台中市地價基準地、市價徵收不動產及其權利的查估、審查、評議、審定或評價等估價作業,均有卓著貢獻。
獲獎地政士除了積極從事與地政相關的會公益服務工作,分別對於協助民眾辦理各項產權移轉、解決不動產交易產權糾紛、代理登記測量案件經機關審認成績優良,成效顯著。
獲獎不動產經紀業及人員,為健全不動產交易市場重要推手,對於促進不動產經紀業健全發展、保障消費者權益、居間仲介協調、降低不動產糾紛產生、投入社會公益及善盡社會責任等事蹟,有相當貢獻。
地政局張治祥局長指出,今年6月27日正式施行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藉此肯定與重視不動產相關從業菁英權益,感謝台中市相關行業及人員也積極投入與協助,共同營造更安全不動產交易環境。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台中市優良不動產從業菁英 林佳龍表揚肯定
台中市優良不動產從業菁英 林佳龍表揚肯定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提升海線救災能量 消防局梧棲分隊廳舍落成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消防局原第四救災救護大隊梧棲分隊廳舍動線不佳、空間不敷使用,廳舍遷移至梧棲區維修機廠用地,周圍基地並規劃為消防人員安全駕駛訓練基地,今(5)日落成啟用。市長林佳龍表示,新梧棲分隊除已啟用的安全駕駛訓練基地,未來更將規劃為車輛保養中心及化學災害搶救訓練基地,提升海線救災救護能量。
市府消防局今日舉辦「梧棲分隊廳舍落成及安全駕駛訓練基地啟用典禮」,由林佳龍、消防局長蕭煥章、交通局長王義川、市議員尤碧鈴、楊典忠、王立任、顏莉敏等人剪綵揭牌。
林佳龍表示,將梧棲分隊遷移至梧棲維修機廠用地可創造多贏,不僅活化利用梧棲維修機廠空間,也提供消防人員更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原梧棲分隊更將修建為聯合活動中心,提供在地民眾使用。
林佳龍說,新梧棲分隊進行三階段工程,第一階段除整建新廳舍,也在周遭規劃消防人員安全駕駛訓練基地,已完工並於今日落成啟用;第二階段將規劃車輛保養中心;第三階段則將與環保署合作建構化學災害搶救訓練基地,盼提升災害防救能量。
消防局指出,梧棲分隊原有廳舍動線不佳、空間不敷使用,且因位於巷弄內緊鄰住宅區,大型車輛出入不便,加上未來捷運藍線延伸至台中港、三井OUTLETPARK進駐,將為海線帶來大量人潮、車潮,消防需求增加,因此決議將梧棲分隊遷入梧棲維修機廠用地。
新梧棲分隊駐地面積約3公頃,廳舍為地上2層鋼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為1,653平方公尺,周圍基地規劃為消防人員安全駕駛訓練基地,工程今年3月動工、9月完工,並於今日落成啟用,工程總經費約800萬元。
除遷移廳舍,消防局明年並規劃車輛保養中心進駐,編列2,000萬元經費提升車輛二級保養等相關專業硬體設施;更向中央爭取2.5億元預算,將與環保署合作建構化學災害搶救訓練基地。另外,原梧棲分隊廳舍因鄰近住宅區,將修建為梧棲區中正、安仁、中和、文化等四里聯合活動中心使用。
消防局表示,目前消防局已完成谷關、大安、清泉、梧棲等廳舍興建,目前陸續規劃新建、整建的工程有豐南、梨山、水湳、太平、大肚、石岡、豐原、大甲、中港、國光、搜救犬隊等廳舍,期望藉由完善服勤環境,提供市民最佳救災、救護服務。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提升海線救災能量 消防局梧棲分隊廳舍落成
提升海線救災能量 消防局梧棲分隊廳舍落成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強化社會安全 中市府3年增聘185名社工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為強化社會安全網服務,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爭取預算,自今年起分3年陸續增聘185名社工人力,並將持續結合鄰里長、專業人員等建立通報機制,同時也鼓勵民眾發揮守望相助精神,希望營造一個不錯過任何一位弱勢或待援助者的社會安全網。 
社會局長呂建德表示,為強化社會安全網,市府提出「家庭社區為基石」、「簡化受理窗口」、「預防暴力及自殺行為」及「整合服務體系」等四大策略,整合各局處跨體系服務。更重要的是透過社工人員發現家庭問題、連結社區資源、及早提供服務,以避免發生更大的危機。 
呂局長指出,市府向衛生福利部成功爭取39,466萬預算,市府自籌25,905萬元經費,從今年至109年將陸續增聘185名社工人力,期待透過充足、專業社工人力,讓社會安全網體系在執行及推動上更加綿密。 
呂局長也表示,目前透過各式宣導方式,讓社區民眾熟悉不同區域的家庭福利服務中心與通報方式,加強社區服務的基層結構,成為協力單位,即早發現危機家庭、即時提供服務,為家庭築起安全防護網。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強化社會安全 中市府3年增聘185名社工
強化社會安全 中市府3年增聘185名社工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進駐台中國際NGO中心 成立海外醫療博物館推動義診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隸屬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外科學會」(ICS)成立近一世紀,所屬中華民國總會今(5)日進駐台中市國際非政府組織中心,未來將在霧峰推動義診服務,並且規劃成立海外醫療博物館,將台灣醫學進步歷程與援助海外的點滴,與全球分享。 
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今日進駐揭牌,副市長林依瑩、亞洲大學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創辦人蔡長海、國際外科學會亞太聯盟理事長關皚麗、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林志隆,歐洲聯邦祕書處主席(EuropeanFederationSecretaryIzabelaChudzicka-Strugala、以及15位來自各國的國際外科總會領袖皆出席共襄盛舉。 
林副市長感謝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大力促成,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進駐國際NGO中心,可說是重要的一塊拼圖,台灣一直扮演國際醫療的重要推手,透過參與第三世界國家醫療人道行動,成功與非邦交國建立實質合作關係,達到「醫療無國界」的目標,也讓世界各國看到台灣的醫療實力與用心。 
林副市長指出,未來進駐國際NGO中心之後,將充分運用中心連結國內外NGO的平台功能,成為醫療援助的經驗傳承、培訓基地。 
國際外科學會亞太聯盟理事長關皚麗表示,台灣從90年代中期創立國際合作處,開始派遣醫療專業長駐美國歐洲和瑞士,發展國際醫療外交策略。此後,並以常駐非洲醫療團為發展國際醫療的主軸,結合外交部國合會農技團的經驗,在2006年成立跨部會的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團隊後,目前可說是台灣參與國際醫療最蓬勃且栽培出最多人才的時候。 
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林志隆指出,雖然台灣近年來在外交處境上十分艱困,但在團隊的努力下,不僅仍保有「中華民國總會」名稱。近年來,總會多次組成醫療團隊前往印尼、秘魯、外蒙古、墨西哥等國家從事義診,同時也與當地醫院分享交流教學心得,服務人數超過上萬人次,尤其團員們犧牲假期,自費前往海外服務,堪稱是國民外交的無名英雄。 
「國際外科學會」(InternationalCollegeofSurgeons;簡稱ICS)成立於1935年,會員遍佈104個國家,當初是由Dr.MaxThorek所發起,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認證之國際性學會,每年總會理監事、成員均會獲邀參加在瑞士日內瓦舉辦之世界衛生大會(WHA),而中華民國總會更是創始會員,迄今是目前台灣與國際醫療接軌的重要橋樑之一。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進駐台中國際NGO中心 成立海外醫療博物館推動義診
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進駐台中國際NGO中心 成立海外醫療博物館推動義診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國道1號西側通車 往返中清中科路不必繞道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為疏導中清大雅交流道及台74線快速道路上下班交通壅塞問題,台中市政府進行「西屯區國道一號西側(174K+980175K+200)通路闢建案」工程,今(5)日通車。此路段整合國道1號東、西兩側連絡道機能,將大幅縮短通車時間,不必再繞道。 
今日通車典禮由副市長林依瑩主持,西屯區長何國裕、市議員陳淑華也到場見證。林副市長表示,市府去年已完成國道1號東側便道闢建案,經過1年通車,已大幅縮短往返廣福路、中科路及中清路時間;今再串連西側便道,將避免繞道並進一步紓解交通車流。 
建設局指出,「西屯區國道一號西側(174K+980175K+200)通路闢建案」計畫長度約220公尺、寬度為6公尺,短期先闢建國道1號旁便道,以作為地方民眾往返廣福路、中科路及中清路的替代道路,民眾可行駛新闢道路穿越中科路橋下至廣福路,避開環中路與中清路口;長期則規劃國道1號銜接台74線,從根台中解決當地塞車問題。 
新闢道路工程由高速公路局無償提供用地,市府編列660萬元工程費,起自國道一號及中清路交叉口,終點至中科廣福陸橋下,克服管線協調及國道邊坡維護等問題,今年420日開工,9月中旬完工。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國道1號西側通車 往返中清中科路不必繞道
國道1號西側通車 往返中清中科路不必繞道


發佈日期: 2018-11-05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