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明新科大X富邦人壽  服務社區USR分享愛與感動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深耕在地與服務社區,12/2上午在校內藝文中心舉辦成果展開幕活動,展出教師帶領學生與課程結合,社區實踐行動的成果。
 明新科大表示,今年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果展,有運管系師生發揮運動指導專長,到湖口鄉愛勢社區、新豐樂齡中心等社區,替長輩做體適能檢測、教導長輩運動增加肌耐力;樂服系學生為新竹縣13個樂齡中心,辦理「樂齡貼圖創作種子營」,教導長輩學習App及做出特色貼圖。
 計畫包括到新豐鄉、湖口鄉、竹北市、新竹市、竹東鎮等社區,進行樂齡活動帶領、體適能檢測、高齡資訊教育、社區彩繪、幼兒課輔親子活動等社區實踐行動的內容,成果展12月2日起至12月27日止,在明新科大藝文中心免費展出,歡迎社區民眾參觀。
 明新科大校長林啟瑞表示,自106年起,明新科大申請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補助,執行「在地實踐‧社區連結—明新科技大學以社區為基礎之區域認同發展計畫」已邁入第三年,由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將課堂學習的專業帶入社區,透過課程來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提高大學的公共性,與明新科大深耕地方的辦學宗旨不謀而合。
 教育部前政務次長姚立德表示,在教育部任內他設計的高教深耕計畫加入USR理念、還有現在國發會推動的地方創生政策,大學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學生透過學校特色課程深入社區互動,得到社區共嗚,進而產生溫度與特色,這些成果都可做為地方創生的發展基礎。
 富邦人壽范德亮部長表示,107年開始與明新科大合作志工服務,發揮1加1大於2的力量,學生跟著老師、富邦志工在新豐、湖口、竹北等社區四處辦活動,像是桌遊、手機教學、捏陶等,付出服務關懷,更是「接地氣」的第一線瞭解社區與民眾需求,累積未來投入職場的經驗值。
 明新科大USR計畫主持人文與設計學院院長劉崇治表示,明新科大將大學社會責任(USR)的精神,結合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資源,攜手走入社區,一年來由7位老師跨領域整合39門課程,與富邦企業志工一起規畫以社區為基礎的發展計畫,帶著大一到大四的學生超過2千人次參與,服務約5千人次的社區居民。劉院長說,服務學習、學習服務,明新科大的社區參與沒有時間表,將持續積極參與社區發展、與社區共榮。
 成果展開幕活動由運管系學生表演有氧舞蹈活力開場,明新科大董事長張紹鈞、校長林啟瑞、富邦人壽竹苗區部范德亮部長、竹北新國社區發展協會彭德昌理事長、湖口愛勢社區發展協會廖正仁理事長等貴賓、夥伴社區出席,以及分享合作心得。教育部前政務次長姚立德也特別出席開幕式參觀明新科大這一年來的USR成果。
明新科大X富邦人壽  服務社區USR分享愛與感動
明新科大X富邦人壽  服務社區USR分享愛與感動
明新科大X富邦人壽  服務社區USR分享愛與感動

發佈日期: 2019-12-02
新聞分類: 健康地方生活心靈焦點新竹縣文教活動娛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國際花毯節睽違3年再回新社,與新社花海、中台灣農業博覽會三合一重磅登場,今年以「愛與希望─小王子的星球之旅」為主題,動態主裝置「玫瑰星球」吸引上百萬民眾爭睹打卡,策佈展、遊客服務皆相當成功,加上4路線交通接駁措施奏效,昨(1)日圓滿落幕,突破236萬參觀人次,帶動地方發展。
今年國際花毯節與新社花海、中台灣農業博覽會三合一,擴大舉辦花海盛典,建設局也籌編千萬元預算,重新燙平山城地區周邊11條聯外道路,打造新社花海成「台灣的普羅旺斯」,並貼心在園區內以木棧道建置無障礙走道,獲得民眾讚賞,11月9日開幕至今累計超過236萬參觀人次。
觀旅局表示,今年花毯節展區占地1.8公頃,特別取得法國聖修伯里協會《小王子》正式授權,以「愛與希望─小王子的星球之旅」為主題,全球首創運用花卉藝術方式,再現書中世界並展示人生哲理,帶給民眾視覺與心靈雙重體驗;而主裝置「玫瑰星球」從上午9時至下午4時每個整點,動態呈現小王子親吻玫瑰的場景,並搭配悅耳音樂,周邊還有「權力國王」、「慾望商人」、「虛榮男爵」等花卉裝置,以及總長200公尺堪稱「地表最大」巨型玫瑰圖騰、由千朵新鮮玫瑰佈置的花艷廊道,是必拍打卡熱點。
農業局指出,「新社花海」總面積則近50公頃,以漸層色彩的大面積花海傳遞熱情與浪漫;中台灣農業博覽會則由台中、彰化、南投、苗栗4縣市同辦,有「幸福悠遊台中」、「品味南投館」、「彰化優鮮館」及「幸福苗栗」等4大展區,呈現未來農業發展願景,行銷中彰投苗休閒精緻農業,創造就業機會人數約3000人,帶動農業與農村觀光休閒人次超過200萬。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19-12-02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規劃自11月30日起,12條熱門公車路線進駐台中轉運中心,縮短民眾轉乘步行距離,並同步調整計程車排班區、汽車臨停接送區位置。調整首日運作順暢且秩序良好,交通局長葉昭甫感謝台中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派駐大量人力向民眾提供詢答及引導服務,以及警義交同仁現場指揮、管制車輛,讓台中轉運中心的公車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獲得一致好評!
交通局葉局長指出,即日起A月台有往台灣大道的300、309及310路公車路線停靠、B月台停靠5條往崇德路的公車路線、C月台停靠4條往北屯路的公車路線、D月台為往一中商圈、逢甲商圈的3條公車路線停靠。原先停靠C月台的計程車排班區恢復在新民街側,D月台的汽機車臨停接送區調整至台中車站地下停車場3A入口處,新民街側的臨停接送區則調整為臨停下客區,請民眾多利用地下停車場轉乘接送。
葉局長表示,為讓12條市區公車路線順利停靠台中轉運中心,交通局密集召開協商會議及籌備作業,包括台中轉運中心周邊道路標線、標誌牌面及號誌時相調整、協助公車進站秩序的公車席位管理號誌系統建置,並與台鐵局協調加強引導指標,協調警察局派遣員警及義交協助於車道入口管制引導;另外進駐的6間客運公司也陸續帶領主管及駕駛員至轉運中心內進行教育訓練,讓駕駛員熟悉進出動線及停靠位置。
此外,由客運公司組成的台中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更增聘大量人力,針對民眾可能詢問熱點的公車搭乘方案進行訓練,於路線進駐初期在大平台、月台等處協助民眾乘車及引導車輛進出站,希望讓每位乘客順利快速搭上公車,實施首日運作順暢,交通局感謝各單位的付出與努力。
葉局長也提醒,台中轉運中心進站專用道路、1樓公車月台、臨停下客區及計程車排班區車道已認定為道路範圍,在台中轉運中心內擅闖公車專用道等違規情形,均可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舉發、取締,請駕駛人依規行車,也請民眾依現場人員指示乘車,切勿闖入車道範圍,維護自身安全。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19-12-02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為打造樹木友善城市,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每年定期舉辦景觀教育訓練,針對不同環境議題,擬定特定樹木管養維護教育訓練內容,除聘請各縣市專家學者講解與示範,並搭配學、術科測驗機制,合格者核發研習證照,認證具專業能力的綠美化業務承辦人員及第一線景觀從業人員,培育台中市植栽樹木守護者。
建設局指出,今年8至11月已舉辦樹木健檢與風險評估、樹木修剪技能研習、樹木種植與移植研習等三梯次景觀教育訓練,共吸引266人參訓。其中「樹木健檢與風險評估」教導學員目測觀察樹勢,了解植栽健康狀況,屬於入門基礎訓;「樹木修剪技能研習」為技術層面實作課程,強調正確友善的樹木修剪方式;「樹木種植與移植」則講解如何自外觀鑑別各類樹種是否適合移植,實地示範土球綁紮方式並種植。
建設局表示,市府訂定「台中市行道樹修剪、種植及移植作業準則」,每年也定期免費舉辦教育訓練,透過證照考核機制,訓練專業的第一線從業人員,希望打造台中市公園綠地成為樹木友善城市,未來仍會持續舉辦相關研習活動,加強景觀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提升市民生活環境品質。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19-12-02
新聞分類: 地方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百家媒體聚焦
【特派記者游勝鈞/福建漳州報導】12月1日上午,在氣勢恢宏的雲霄將軍山公園歸德樓前,來自全國各地的社長、總編、新聞攝影專家、漳州各縣級融媒體中心代表及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師生共100多人,走進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文化旅遊新聞攝影採訪活動的第二站,舉行聚焦"漫步雲霄"開鏡儀式。

"聽漳江微瀾靜候鳳凰花開,流連紅樹林外一起面朝大海……漫步雲霄因為有你,有你長髮及腰轉身的美麗,一條老街走不完一生的期許,在舊時鐘臺牽著你不願離去……"民謠《漫步雲霄》吉他演唱和百名"旗袍秀"配樂誦讀《春江花月夜》、潮劇表演等精彩節目,拉開了開鏡儀式的序幕,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四方賓朋,吸引攝影師們團團圍在舞臺前,頻頻按下快門,定格每一個雲霄印象。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助理、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地市報分會會長鄭石明,雲霄縣委書記王金獅,福建省新聞攝影學會會長、福建日報社攝影美術部主任陳信雲,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閩南日報社社長陳惠貞,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林菁,雲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意純共同啟動開鏡儀式標誌性裝置。

鄭石明、王金獅和陳惠貞分別致辭,王金獅宣佈"百家媒體漫步雲霄新聞攝影採訪活動開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地市報分會向雲霄縣授"攝影基地"牌匾。

雲霄是漳州文明的故土。西元669年,唐歸德將軍陳政、陳元光父子奉詔率領87姓將士入閩,在雲霄火田開屯建堡,把先進的中原文明帶入漳州。西元686年,陳元光奏請朝廷詔在雲霄火田鎮西林村建立"漳州府",開創了1300多年的漳州歷史。至今,雲霄境內仍保存有西林漳州府舊址、威惠廟、燕翼宮等大量"開漳史跡"。這裡素有開漳聖地、天地會發源地、鑒湖女俠秋瑾出生地和閩南烏山革命根據地"四地"之稱,同時也是中國枇杷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間戲曲之鄉、中國書畫之鄉。近年來,全縣以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雲霄為奮鬥目標,凝心聚力,創新創業,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連續四年挺進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為雲霄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注入新動力。

聚焦"花樣漳州",共同"漫步雲霄"。這一站,攝影師們前往和平鄉棪樹枇杷觀光園、下河鄉楊桃觀光園、馬鋪鄉龍鏡花卉扶貧創業園、東廈鎮佳洲島現代農業觀光園,領略山村風光,品味花果清新,感受漳州現代農業發展脈搏。走進莆美鎮南湖公園、開發區廉政文化公園、列嶼鎮山前漁港等處,聚焦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為當地群眾帶來的閒適與愜意,記錄雲霄這一"光電之都、能源新城、生態名縣、文化古郡"的魅力,用影像用文字傳播雲霄的好故事好聲音。

"2019形象中國·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第三季)文化旅遊"新聞攝影採訪活動12月2日將走進"翰墨詔安"。




12月1日,全國百家媒體聚焦
12月1日,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文化旅遊新聞攝影採訪活動第二站,舉行聚焦"漫步雲霄"開鏡儀式。

百家媒體聚焦
漳州市雲霄縣委書記王金獅致詞
漳州市雲霄縣委書記王金獅致詞

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閩南日報社社長陳惠貞致詞
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閩南日報社社長陳惠貞致詞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助理、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地市報分會會長鄭石明致詞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助理、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地市報分會會長鄭石明致詞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地市報分會向雲霄縣授"攝影基地"牌匾

百家媒體漫步雲霄新聞攝影採訪活動開鏡
百家媒體漫步雲霄新聞攝影採訪活動開鏡

12月1日,在氣勢恢宏的雲霄將軍山公園歸德樓前,舉行聚焦"漫步雲霄"開鏡儀式

百家媒體聚焦
百家媒體聚焦
百家媒體聚焦

發佈日期: 2019-12-01
新聞分類: 大陸形象中國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閩南水鄉的建設給巫月樺很大的啟發 許之豐把航拍機首飛獻給漳州
【特派記者游勝鈞/福建漳州報導】2019全國地市報社長總編新聞攝影高峰論壇暨2019形象中國·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第三季)文化旅遊新聞攝影採訪活動在漳州展開,來自兩岸近130多名中央和地方媒體的社長、總編及攝影家齊聚一堂,交流探討新時代新聞攝影如何創新發展。漳州是中國大陸優秀旅遊城市,便捷的交通網絡、整潔的市容市貌、璀璨華麗的夜景,都讓人印象深刻。今年是漳州第三次舉辦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新聞攝影採訪活動,全國媒體再一次將鏡頭聚焦漳州,用鏡頭反映漳州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歷史,全方位展現漳州的風光、風情、風物,展示漳州的總體形象,把漳州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閩南水鄉的建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臺灣人民報社長巫月樺: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閩南水鄉,這裡的古厝群讓我回憶起了我的童年,像極了我們小時候住過的紅厝。仔細一品,原來這個水鄉還可以這樣有閩南文化的"味"。閩南水鄉的建設是通過河道整治和文化旅遊項目建設相結合的一種形式,這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我來自台中,那裡有很多青年文創基地,多是來自于舊廠區的改建。在老城區和河道整治區的改造建設這塊領域,我覺得閩台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交流空間。這次活動很有意義,不僅僅是為兩岸媒體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更是讓我在其他的領域中看到了祖國大陸這邊比較不一樣的做法。閩南水鄉是一塊富有生機的土地,我希望有更多的臺灣青年文創產業能夠到這塊土地上紮根。〈閩南日報 記者 劉健寧〉

我把航拍機首飛獻給漳州

工人日報攝影記者許之豐:我是漳州的常客了,十幾年前就和中國女排一起來過漳州。漳州真是一年一個變化,越來越美,越來越富饒,現在既有"顏值",又兼具工業產業,是名副其實的富美新漳州。上午去的閩南水鄉,騎樓古厝、水穿街巷,花樹搖曳、流水潺潺,不時還有白鷺飛過天際,漫步其中我能深切體會到漳州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能感受到漳州傳統歷史文化的蓬勃生命力。為了這次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第三季)活動,我特意購買一台航拍機,充實我的拍攝設備,希望能更加全方位地展現漳州之美,讓全國人民都能領略到漳州風采、認識漳州瞭解漳州。剛下飛機,我就直奔江濱,登上高處飽覽夜景風光之後,我把航拍機飛了起來。漳州四季如春,因此我特意運用暖色調拍攝,以此展現漳州怡人的氣候、風光,希望能為推介漳州文化旅遊貢獻一份力!〈閩南日報 記者 俞映雲〉


臺灣人民報社長 巫月樺 記者 陳逸帆 攝
臺灣人民報社長 巫月樺 記者 陳逸帆 攝

工人日報攝影記者許之豐 記者 沈昊鵬 攝
工人日報攝影記者許之豐 記者 沈昊鵬 攝


發佈日期: 2019-12-01
新聞分類: 大陸形象中國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漳州是一幅生態文明的旖旎畫卷 從漳州看到中國鐘錶產業未來
【特派記者游勝鈞/福建漳州報導】2019全國地市報社長總編新聞攝影高峰論壇暨2019形象中國·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第三季)文化旅遊新聞攝影採訪活動在漳州展開,來自兩岸近130多名中央和地方媒體的社長、總編及攝影家齊聚一堂,交流探討新時代新聞攝影如何創新發展。漳州是中國大陸優秀旅遊城市,便捷的交通網絡、整潔的市容市貌、璀璨華麗的夜景,都讓人印象深刻。今年是漳州第三次舉辦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新聞攝影採訪活動,全國媒體再一次將鏡頭聚焦漳州,用鏡頭反映漳州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歷史,全方位展現漳州的風光、風情、風物,展示漳州的總體形象,把漳州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一幅生態文明的旖旎畫卷

光明網光明圖片事業部副總監季春紅:身處龍文,從空中俯瞰閩南水鄉和湘橋村,只見煙柳繞堤、小舟穿梭、花團錦簇、湖光瀲灩,九十九灣宛如一根針線,串湖成線、串珠成鏈,古民居橫縱交錯,沿著九十九灣兩岸漸次鋪開,此情此景恰似一幅生態文明的旖旎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顏值"亮眼,"氣質"入心。龍文區在城市發展和建設當中,既保護老祖宗的"筋骨肉",又傳承了當地文化的"精氣神",形成城市文脈,塑造出具有靈魂的生態人文景觀。夕陽下,通過無人機的視角,我看到漁民在水清岸綠的九龍江上撒網捕魚,此情此景既讓我感受到當地深厚的人文積澱,又體會到當地群眾在此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
人文如此之美、生態如此之美,作為媒體人,我希望將它完整地記錄下來、傳播開來,我也將採用新設備、結合新技術、運用新方式,把這幅生態人文畫卷更加全面、立體地展示給更多海內外受眾。〈閩南日報 記者 張志鵬〉

從漳州看到中國鐘錶產業未來

廈門網原總編輯林興華: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百家媒體採訪活動,也是第一次來到海絲鐘錶博物館。來之前,我對漳州的產業情況還停留在以農業為主、沒有多少輕工業的固有印象。來到恒麗鐘錶,參觀了博物館,聽了邵躍明會長介紹漳州石英鐘產業的發展情況,我感到十分驚訝,想不到漳州居然還有全國領先的輕工業。產業繁榮的背後,離不開漳州市委、市政府政策扶持打下的堅實基礎,也凝聚著從業者奉獻的汗水。我還瞭解到,在佔領產業制高點方面,恒麗鐘錶致力於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逐步從數量取勝邁向品質取勝。這種發展趨勢,不僅僅是恒麗鐘錶發展的必要,也是中國鐘錶產業未來發展的必要。建造出第一台水運儀象台的蘇頌,就是廈門同安人,近幾年同安也在籌備蘇頌博物館的建設。我覺得在建設蘇頌博物館的過程中,應該多和漳州鐘錶行業開展交流合作。〈閩南日報 記者 劉健寧〉


光明網光明圖片事業部副總監 季春紅 記者 陳逸帆 攝
光明網光明圖片事業部副總監 季春紅 記者 陳逸帆 攝

廈門網原總編輯林興華 記者 陳逸帆 攝
廈門網原總編輯林興華 記者 陳逸帆 攝


發佈日期: 2019-12-01
新聞分類: 大陸形象中國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