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 星期六

明道五十  950名學生宣誓成為童軍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連續幾日陰雨綿綿,在週末難得的好天氣中,全台灣最大的童軍團於7日正式注入新血,他們是台中市明道中學國一學生,共有950名成員。在成團典禮中,他們許下承諾,服膺童軍「準備、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精神,由家長親手為這些童軍戴上領巾,並將孩子交到團長手中,象徵著將孩子託付出去,為社會盡心力。

明道中學國中部落實童軍教育,每年皆為國一生舉辦正式的成團典禮。典禮中,950名學生在資深童軍見證下,由家長親自為孩子戴上象徵榮譽與責任的領巾。只見家長們為孩子細細調整領巾,更有親子、祖孫的熱烈擁抱,父母的驕傲、欣喜都寫在臉中。

國一翁慶桓同學的媽媽表示,自己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成團典禮,每一次都仍有不同的感動,欣喜自己的孩子加入了這個大家庭,也很高興孩子在班級團隊中從討論團呼到實踐成團,發揮了童軍奉獻與付出的精神。

王芓璇同學的爸爸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戴上領巾的那一刻,很感動孩子上了國中之後更有使命感與責任心,更看到每一班的同學都展現出高度的凝聚力,展現出團結氣勢,讓他不只專注在自己孩子的班級,也對於其他班級的表現感到相當震撼。

副校長陳炤華今年孩子也是國一新生,表示孩子的成長真的要親身體驗過才知道,今年特別有不一樣的感動。今日看見孩子正式成為童軍,而自己有機會參與自己孩子的成團典禮,感到非常開心,學校的安排讓他覺得孩子真的長大了!

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表示,童軍教育是明道中學的特色,童軍教育就是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態度,與自我、他人、自然共處中,都能夠學習如何成為世界的一份子。每四年一次的世界大露營中,明道孩子的身影從不缺席。

他並感謝父母踴躍參與孩子的童軍成團典禮,因為這不但能促進親師、親子的關係,讓父母更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也讓家長親自給予孩子祝福和期許!

汪大久更期許國一同學能夠在歡樂的氣氛中,嚴肅的看待宣誓的意義,希望藉由童軍精神涵養品德教育與榮譽感,更能發揮同理心與為他人奉獻,成為一個能看見別人的需求的大孩子。

明道中學在上學期期末讓學生加入童軍,正是希望孩子們經過四個月國中生涯後,能更加懂事,並且通過明道國中獨有的群體教育、生命教育課程,與閱讀、資訊、英文等生活能力的養成,做好服務社會與國際接軌的準備,讓孩子將加入童軍,當作一次成長的洗禮,學會對自己負責!
明道國一童子軍團成立。(記者林重鎣攝)
明道國一童子軍團成立。(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十年前一封信促轉念 協尋貴人終得相見歡
【記者游勝鈞\台中報導】一封信、一個署名、不確定的日期。台中慈濟護理之家憑藉不完整的線索,七日完成「尋找貴人」的超級任務,幫委託的陳家人找到鼓勵他們全家的生命貴人劉維秀。雙方獻花見面相擁的瞬間,讓在場見證的團隊都紅了眼眶。

見面剎那,陳威達與媽媽都給劉維秀師姊大大的感恩擁抱,陳家人等這個擁抱已經十年了。十年前一場意外,才十多歲的陳威達,必須經歷父親昏迷命危躺在加護病房醫治的痛苦煎熬。他的母親李昭純回憶:「突然來的衝擊讓他們母子無法承受,只能用眼淚宣洩情緒」,心中那股擔心與自責一直壟罩著全家。

當時在加護病房擔任醫療志工的慈濟人劉維秀師姊,捨不得母子三人以淚洗面,主動陪伴關心。他說:「當時,很能體會母子的無助,心疼小孩那麼小就要面對生命的無常衝擊,因此寫信給他們」。信中描述他自己的生命經歷,述說自己也曾面對失去家人的痛苦,以及他如何走出陰霾。就在劉維秀結束志工任務後,這封信由其他志工轉給了李昭純。

這封信不只鼓舞了兩位孩子,更轉念了李昭純的心:「感謝維秀師姊豪不保留的將自己走過心路歷程細述,讓我們非常感動」。後來,陳威達的父親轉出加護病房,卻也是不會再醒來的長期臥床。但兩個孩子很爭氣,走出陰霾積極面對爸爸無法參與的人生。十年過去,不只大學畢業還成為電子工程師和救人的醫師。因為慈濟志工長期陪伴,李昭純知道日本311地震災民來臺灣感恩的故事,想到自己也有保存十年的一封信,才透過護理之家展開尋人超級任務。

雖然弟弟陳威遠必須在醫院工作而無法出席,但陳威達表示:「感謝師姑的付出,更希望自己能夠像她一樣,去鼓勵別人!」氣溫寒冷的周六早上,台中慈濟護理之家充滿暖暖感恩,雖然陳爸爸不久前已經離世,但感恩會對陳家人、劉維秀師姊還有護理之家團隊所有人,都是一個難忘的記憶。

感恩會後大家的開心合照。
感恩會後大家的開心合照。

十年前一封信促轉念 協尋貴人終得相見歡
李昭純與劉維秀師姊相互擁抱。
李昭純與劉維秀師姊相互擁抱。

劉維秀師姊唸著陳家人的感恩卡片。
劉維秀師姊唸著陳家人的感恩卡片。

感恩會上現場大家看著李昭純的感恩影片。
感恩會上現場大家看著李昭純的感恩影片。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未分類健康地方生活台中市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興大「植蕨」園藝週  介紹蕨類特色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中興大學園藝週12月7日至15日在興大作物科學大樓登場,今年以蕨類為主題,觀葉為輔,場內除了有蕨類植物展,介紹蕨類植物的基本園藝性狀、基本家庭栽培管理方式外,也介紹觀葉植物適合的環境等園藝小知識。

興大園藝週執行長吳佳妍表示,園藝與生活息息相關,從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水果,到為精神生活增添色彩的花卉,都屬於園藝的重點範疇。但一般民眾聽到「園藝系」時,卻有許多誤解或刻板印象,因此希望透過園藝週推廣園藝知識,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園藝領域。

展場內多件超過1公尺長的鹿角蕨最為吸睛,此次共展示10種鹿角蕨,包含三角鹿角蕨、女王鹿角蕨、皇冠鹿角蕨等,造型別具特色。此外,園藝市集販售學生親手繁殖和從外批入的園藝植栽,包含觀葉植物、香草、蘭花、多肉及食蟲植物、空氣鳳梨等,讓參觀者看展之外,也能挑選小品盆栽,體會園藝生活的樂趣。12月8日、14日更安排了三場樂齡園藝講座及DIY活動。

展覽中設有研習手作區,讓民眾和同學DIY體驗,或購買學生自製的手工產品,DIY體驗包含壓花鑰匙圈、多肉組盆等,在手作商品全由學生精心製作,果乾、果醬、蜜餞等園藝加工產品,以及乾燥花飾品、種子吊飾、帆布包、紙膠帶等文創小物,通通買得到。
興大蕨類植物展。(記者林重鎣攝)
興大蕨類植物展。(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修平創意校慶跳出框框技職教育新視野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修平科技大學7日舉行創校53年校慶活動,成功凝聚在校同學們、教職同仁與畢業校友的向心力。歷屆校友返校與學弟妹一起參與各項校慶活動,漫步校園中,回憶起昔日的校園風情與生活點滴,備感溫馨;同時也都非常感謝母校的熱情接待,紛紛表示會經常回到母校來看看;校方也藉此機會展出過去一年來各項榮耀的得獎紀錄,呈現全校師生與校友的傑出成就。

校長鄧作樑在校慶致詞說明修平辦學特色,展現出亮麗的績效。在教學上連續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高教深耕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等多項肯定,在完整的教學品保機制下,修平扎實訓練學生除具備專業工作職能外與證照,並推動多元跨域學程,學生擁有雙專長,還有更高的附加價值,成為職場的尖兵。

鄧作樑並以生動的故事啟發同學,多加學習生活的智慧跟幽默,未來不管是求學或是做事都可以更加圓融,而這樣創意、發人省思的精彩分享,讓人印象深刻!可說是今年修平校慶最大的亮點。鄧作樑也期許同學們在遇到了困難挑戰時,要打破既定的框框,跳脫自我本位主義,才能找到突破性的出路。

修平校慶慶祝活動,包括創意進場、慶祝大會、校慶園遊會、教職員趣味競賽、我愛修平創新藝品DIY、運動會競賽、社團嘉年華、高低空探索挑戰體驗、校友回娘家等一連串活動,內容多采多姿。特別是在國際會議廳數媒系舉辦cosplay創意表演,馬廣毅系主任也著裝表演,與學生爭奇鬥艷。

數媒系師生爭奇鬥艷演出。(記者林重鎣攝)
數媒系師生爭奇鬥艷演出。(記者林重鎣攝)

修平科大舉行校慶切蛋糕。(記者林重鎣攝)
修平科大舉行校慶切蛋糕。(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立法委員何欣純太平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持續乘著年輕進步的風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2020大選進入倒數35天,屯區現任的立法委員何欣純,7日在太平的東平夜市廣場,舉辦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千名的支持者擠爆會場,許多大咖更是現身力挺何欣純,場面相當熱鬧。

成立大會首先由太平的張玉嬿與蔡耀頡議員上台助講,知名歌手張秀卿與龍千玉也受邀登台演唱,接著經濟部長沈榮津、三立主播也是現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林楚茵、交通部長林佳龍以及新竹市長林智堅等重量級貴賓,接連驚喜現身致詞,將現場氣氛炒到最高點!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何欣純委員堪稱是全立法院最會拼經濟的立委,除了大力推動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通過,解決多年來農田與工廠爭地的問題之外,也積極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條例通過,讓企業享有投資抵減及信保等優惠,還替民眾爭取到貨物稅與所得稅優惠減免,接地氣又拼經濟!

林楚茵笑說,可能有民眾覺得何欣純為地方打拼了快二十年,應該已經不年輕了,她要在這邊特地幫何欣純澄清一下,這次屯區的立委候選人中,最有能力且最年輕的就是何欣純,資深也可以很年輕,請鄉親們不要誤會!

交通部長林佳龍提到,不管他是在當台中市長或是交通部長,總是一天到晚被何欣純追著要爭取建設,比如說74線增設匝道或是市民大道開闢工程,何欣純努力爭取並且一路緊盯,如此為地方犧牲奉獻的拼勁讓他深感佩服。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被稱為「風城」,大家也稱他作「小智旋風」,表示他為新竹帶來年輕、進步的風。而何欣純對屯區來說也是一樣,拜託大家一定要支持何欣純連任!
何欣純太平總部成立,參加人數多。(記者林重鎣攝)
何欣純太平總部成立,參加人數多。(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政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女兒女婿回娘家  立委洪慈庸偕同先生卓冠廷后里掃市場 氣候低溫熱情不減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后里女兒回娘家,立法委員洪慈庸與先生卓冠廷7日一早回到后里內埔市場向鄉親拜票,搭配洪慈庸灰色新裝外套,后里女婿卓冠廷也特別穿上「洪慈庸ㄟ尪」同款外套助陣拚連任,夫妻同心、雙人出擊、勢在必行!雖天氣低溫濕冷,但許多攤商、鄉親看到夫妻檔齊掃街,相當驚喜,也熱情回應,為兩人加油打氣。

洪慈庸指出,這幾天低溫下雨,但站路口、掃市場、廟口座談行程馬不停蹄,早上特別請「人夫牌」先生冠廷助陣,回到從小到大最熟悉的內埔市場拜票。

她表示,從內埔市場出發,別具意義,因為這裡是她從小到大長大的地方,也介紹先生冠廷給鄉親認識,很多人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所以看到本人很高興,也給很大的支持和鼓勵。

洪慈庸說,先生冠廷上個月開始回到台中助選後,協助許多地方行程,兩個人分頭跑,希望持續用分進合擊的方式,把握最後35天衝刺期,爭取每一位鄉親和每一張選票的認同,她也呼籲鄉親朋友,集結更多支持力量,為了台灣的未來,一定要支持挺台灣的候選人。

洪慈庸也提到,過去后里長期被邊緣化,她當選立委後回到后里為地方努力,也因為前市長林佳龍的努力,加強資源照顧原縣區,后里基礎建設變得更好、活動更多、流動人口也跟著提升。

現在包括后里交流道擴建、后里國中活動中心、后里醫院與長照中心等地方建設,都成功爭取中央補助,過去一二十年沒辦法完成的建設都一一實現,呼籲鄉親挺在地培養出來的立委,2020返鄉投票,共同守護台灣下一代!

卓冠廷表示,以后里女婿的身分,很高興和慈庸一起回到后里,來到內埔掃市場,感受到鄉親非常熱情,很多加油打氣、主動握手,相當溫暖,鄉親相當肯定慈庸這幾年的努力,包括過去二三十年一直盼不到的后里醫院,慈庸一屆就爭取到,相當不容易,在立法院的表現更是有目共睹,要站在第一線跟慈庸一起來跟鄉親拜託,希望把握時間與慈庸併肩作戰,用「努力」和「誠意」勤走基層,爭取更多選民的認同。
立委洪慈庸與先生卓冠廷7日一早回到后里內埔市場向鄉親拜票,雖天氣低溫濕冷,但許多攤商、鄉親看到夫妻檔齊掃街,相當驚喜,也熱情回應,為兩人加油打氣。(記者林獻元攝)
立委洪慈庸與先生卓冠廷7日一早回到后里內埔市場向鄉親拜票,雖天氣低溫濕冷,但許多攤商、鄉親看到夫妻檔齊掃街,相當驚喜,也熱情回應,為兩人加油打氣。(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政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竹科管理協會成立   為高齡者及年輕人建立平台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 新竹市「竹科管理協會」成立大會12/7在竹科車庫餐廳舉行,將擴散竹科管理經驗,成立「創新創業孵化器」,開創新產業,為高齡者及年輕人建立平台。
 籌備主委李道霖表示,新竹科學園區一直是台灣的標竿,其卓越技術及管理舉世聞名。以新竹科學園區為產業核心,鏈結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等的強大支持系統,其累積的成果在在都是寶貴的台灣經驗。
 「竹科管理協會」集結跨領域菁英成立,希望合群力、集群智,一起扶持、一同成長,「發揚 孫運璿院長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精神、擴散竹科管理經驗」,開創台灣的新産業,為新時代的竹科開路。
 未來協會將以竹科管理經驗,協助政府機構之專案管理。運用1992年在竹科半導體大廠就已經上線 至今 的「透明化管理系統」,幫助中央部會即時了解所有委辦計畫的執行進度、及遭遇到的問題。
 在我國科技首都- 新竹,設立「創新創業孵化器」。開創新產業,為高齡者、及年輕人開路。協會在全台獨一無二,企業是由不同專長背景組成,協會成員是不同領域的菁英,這些人就是一個大型企業運作所需的各個部門高階主管,有技術團隊,進入協會平台,再加上協會成員的高階人脈網路,創業成功機率大增。
 未來也將辦理教育訓練,竹科已成立39年,高手如雲,創造傲人成績,如果半導體大廠的退休或資深技術副總,協助年輕人上半導體製程的課程,一定是台灣、甚至全世界最精彩的課程。同樣的,其他領域亦然。未來「竹科管理協會」要在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使竹科資深人才、有一平台、奉獻畢生所學、幫助下一代。協會會員有參與首波半導體技術引進,協助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等衍生公司設立,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頁的史欽泰院長、交大副校長林一平、董事長陳來助、清大教授、工研院主管及知名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將軍、竹科重要企業、管理局主管等。
 成立大會由奉獻尖石偏鄉已近60年的天主教耶穌肋傷修女會88歲趙秀容修女 &佛教印順導師隨侍、前法雨精舍住持80歲明聖法師進行祝福。協會並聘史欽泰院長為榮與譽理事長及孫璐西教授為榮譽顧問,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致贈新竹市竹科管理協會成立大會墨寶,史欽泰院長並以「竹科感謝您,發揚竹科開創者-孫運璿院長精神」演講。
 成立大會亦邀請監察院院長張博雅、紀展南夫婦予以勉勵與期許,監察院院長張博雅,在衛生署署長任內為「器官捐贈」及「骨髓捐贈」推動修法、並勇於任事、排除萬難實施「全民健保」,這些都是與竹科創新作法吻合,張院長說,在退出聯合國時,中華民國成立新竹科學園區成就都是有目共睹,此次竹科管理協會成立也予以祝福期許。
竹科管理協會成立   為高齡者及年輕人建立平台
竹科管理協會成立   為高齡者及年輕人建立平台
竹科管理協會成立   為高齡者及年輕人建立平台

發佈日期: 2019-12-07
新聞分類: 地方旅遊生活焦點文教新竹市活動娛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