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大楊油庫修復工程開工  見證台灣歷史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清水區歷史建築「大楊原美軍油庫設施」見證美國協防台灣和亞洲歷史,台中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因主體建物經年累月風吹日曬出現損害,市府推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爭取中央補助款,投入774萬元推動修復工程,7日開工,預計110年2月完工,未來將成為海線文化觀光新亮點。

大楊油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由大楊國小薩克斯風樂隊及wassa foli台中非洲鼓舞樂團帶來精彩演出。文化局長張大春、清水區長蔡慶生、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市議員楊典忠、王立任,以及台中市議會議長張清照、副議長顏莉敏及市議員陳廷秀服務處代表,牛罵頭發展協會代表皆出席共襄盛舉。

文化局長張大春指出,大楊油庫設施位於大楊國小旁,美越戰爭爆發後,當時位於美越兩國地理位置中間的台灣,成為美國攻打越南的中繼站,美軍進駐清泉崗,55年為供美軍用油,美國空軍自高美海域鋪設油管、加壓站等設施,並興建大楊油庫,見證歷史演變。

張大春表示,為保存及維護文化資產,108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補助387萬元,加上市府編列387萬元,合計774萬元進行修復工程,將以現有狀態進行加固,以殘跡保存概念執行,避免損壞部分再度遭受天然災害而擴大,除進行結構安全及使用安全二大方面整修外,同時以殘跡保存方式紀錄歷史軌跡,延續文化資產價值。

張大春感謝議員支持修復工程預算,未來將結合周邊繼續開發,規劃文化專車串連大楊油庫、清水高美濕地及牛罵頭文化遺址園區,並結合公園設施、停車空間促進當地觀光。

另以設立解說牌的方式讓民眾了解油庫身為軍事遺跡過往的故事,工程完工後,將由清水區公所接管,就近維護保存,提供民眾了解清水在地文史及休憩的新去處。

文化局指出, 大楊油庫初建時原有7座油槽,總面積佔地約16公頃,因大楊國小於89年遷校於現址,校地為大楊油庫用地,當時為供建校,軍方拆除2座油槽。另因清泉崗土地將歸還國防部,軍方再於同年以廢鐵標售、拆除其餘油槽,經牛罵頭文化協進會與地方人士極力爭取及募款,集資60萬元買下現存的1座油庫,並於107年1月12日捐贈市府,極具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的歷史意義。

大楊國小薩克斯風樂隊開場演出。(記者林獻元攝)
大楊國小薩克斯風樂隊開場演出。(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非洲鼓舞樂團演出。(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非洲鼓舞樂團演出。(記者林獻元攝)

現場貴賓一起將「大楊油庫」圖像拓印到帆布袋。(記者林獻元攝)
現場貴賓一起將「大楊油庫」圖像拓印到帆布袋。(記者林獻元攝)

大楊油庫將展開修復工程。(記者林獻元攝)
大楊油庫將展開修復工程。(記者林獻元攝)

大楊油庫修復工程開工,預計110年2月完工,未來將成為海線文化觀光新亮點。(記者林獻元攝)
大楊油庫修復工程開工,預計110年2月完工,未來將成為海線文化觀光新亮點。(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地價稅11月開徵  特別稅率申請9月22日截止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109年地價稅將於11月1日開徵,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提醒,符合自用住宅用地、工業用地等規定得適用特別稅率或騎樓走廊用地者、或無償供公眾通行之道路符合土地減免規定得申請減免地價稅者,土地所有權人應依規定於地價稅開徵40日前,即9月22日前提出申請,逾期申請者,將從明年開始適用特別稅率或減免地價稅。

稅務局表示,地價稅按年課繳,每年徵收一次,以當年8月31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若所有權人於年度中間辦理土地移轉登記,不論實際持有土地期間的長短,凡當年8月31日於地政機關土地登記簿所記載的所有權人或典權人即是當年度地價稅的納稅義務人。

今年地價稅以109年度重新規定地價後之申報地價計徵,基本稅率為10‰。如土地所有權人在同一直轄市、縣(市)擁有之土地地價總額超過該直轄市、縣市累進起點地價者,依超過累進起點地價的倍數按累進稅率課徵地價稅。

此外,稅務局呼籲納稅義務人,已核准適用特別稅率或減免地價稅之土地,如其原因、事實已消滅時,應即向該局申報恢復課徵或按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如未申報而有逃漏稅或規避稅賦者,除依規定追補應納稅款外,並將處以短匿稅額3倍以下之罰鍰。
適用地價稅特別稅率或減免者需要於9月22日前提出申請
適用地價稅特別稅率或減免者需要於9月22日前提出申請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生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大楊油庫公告歷史建築七年沒公車站被民眾痛批
【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大楊油庫於二0一四年由台中市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週邊環境也規劃成觀光遊憩景點,但是民眾向議員反映沒有公車到達,市議員楊典忠查詢發現目前雖然有164與14延兩條公車路線經過,卻沒有在大楊油庫設站,應該儘速規劃站牌或候車亭,讓民眾方便規劃遊程與搭乘。

清水區陳姓居民指出,以前都聽說山上有大楊油庫,但是想說搭公車去逛逛卻都查不到,到了現場看到有公車經過才知道,原來是沒設站,他認為市政府官員都是搭公務車由司機載到現場剪綵,所以公車「有經過、卻沒設站」也沒關係,民眾要怎麼到大楊油庫,並不關文化局的事;蔡姓民眾則質疑,難道市府推動大眾運輸是推假的嗎?台中市政府推海線觀光口惠而實不至。

市議員楊典忠對此表示,清水山上吳厝、楊厝、海風、東山四里的公車路線少、班次也少,好不容易有大楊油庫這座見證美軍越戰史蹟的觀光景點,公車路線不但沒增加,有經過的公車路線還沒設站。

他認為市府應該加強橫向聯繫,文化局、觀光局要把遊憩景點的大眾運輸需求提給交通局規劃,並提升觀光導覽軟體服務與週邊帶狀景點連結,才能有效推動原縣區觀光景點的宣傳。
議員楊典忠所指之處為大楊油庫,並沒有設公車站。(記者楊川欽攝)
議員楊典忠所指之處為大楊油庫,並沒有設公車站。(記者楊川欽攝)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政治生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霧峰警誓剷治安毒瘤  啟動「淨樓專案」維護民眾安居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為加強查緝轄內詐欺、賭博機房及可能製毒、販毒場所,尤其以「辦公大樓」、「豪宅」出租套訪等處所為重點,霧峰分局宣示正式啟動「淨樓專案」,針對可能潛藏犯罪處所展開逐一過濾清查,以警民合作為基礎,開啟友善通報綿密情資網絡,希望將犯罪源頭確實從民眾居住社區中清理出去,以強化居住安全,持續維護民眾一個安居樂業的家。

日前霧峰區某社區大樓主委發現其社區內某住戶出入複雜,鄰居亦反映時常有塑膠燒焦味道,主委遂利用「友善通報網」將情資提供予霧峰分局,經查訪後發現該處所確實有隱藏販毒情況,即向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聲請搜索票,並當場查獲犯嫌2人持有第二級毒品咖啡包11包及第三級毒品愷他命12包等違禁品,依法移送偵辦,2嫌目前已搬離該社區大樓。

霧峰分局分局長陳家銘於7日親自前往拜訪大樓社區主委,將查緝結果反饋予主委,讓民眾有感,並宣示『淨樓專案』工作內涵,鼓勵民眾可根據短期承租、監視器眾多、窗簾緊閉及出入份子複雜等異常特徵,提供犯罪線索,協助警方破案,共同淨化社區大樓及周邊治安環境。

另外,鼓勵民眾加入「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官方LINE ID:@tcpb」可即時得知警方最新之治安訊息、為民服務事項等工作,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民眾是地方警政最佳後盾,期盼在警民共同攜手打拼下,讓大里、 霧峰地區的治安更加平穩。
陳家銘分局長拜訪大樓主委。(記者林重鎣攝)
陳家銘分局長拜訪大樓主委。(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社會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養生與禁忌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今天進入下一個節氣「白露」,知名命理老師楊登嵙博士對於「白露」節氣,從食衣住行育樂之養生及禁忌有深入講解如下:

2020年9月7日至21日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養生與禁忌:
一、 食的養生與禁忌
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
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
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
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
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
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
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二、 衣的養生與禁忌
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

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
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

四、 行的養生與禁忌
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
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

五、 育的養生與禁忌
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六、 樂的養生與禁忌
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養生與禁忌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健康地方生活命理台中市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苦口婆心阻詐保住24萬  警員和行員是夫妻真巧合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臺中市一名楊姓婦女,接獲詐騙集團來電,稱「因其帳戶涉嫌洗錢防詐條例,已遭金管會監管,請其盡速將戶頭內現金提領出來匯入指定帳戶內讓檢察官監管,不然就等著面臨牢獄之災」。

楊婦聽聞即將遭司法追訴,慌張像熱鍋上螞蟻似的不知所措,立刻前往她寄錢的金融機構,準備將帳戶內的老本全部領出來,交付給假扮檢察官所派來的替代役男。

由於楊婦的戶頭內不夠支付詐騙集團指定金額,加上在寫提款單時,緊張到手抖。此時站在大門旁替客戶量體溫的蕭姓女行員發現楊婦行為有異,通報警方前往了解,發現是詐騙伎倆,即時阻詐成功。

合作金庫行員來電稱,1名客戶因手抖無法填寫提款單,上前關心,楊姓客戶表示欲提領帳戶所有金額新臺幣24萬元,但無法清楚說出款項用途,苦勸許久,楊婦依然不相信,只好通報警察先生前來處理。

烏日警察分局烏日派出所警員陳俊良、何家明,獲報後火速趕往合作金庫,經向徐婦詢問款項用途,起初楊婦面有難色不願多說,經員警主動關懷,並苦口婆心勸說後,楊婦才逐漸卸下心防,向員警稱自己早上接獲一通自稱地檢署檢察官電話,稱其帳戶已經遭到警示,需交付新臺幣28萬元給檢察官所派來的替代役男才能解除監管。

由於自己沒有那麼多存款,情急之下詢問保單借款相關事宜,待湊齊金額後再以面交方式交付。經員警向該楊婦解說係詐騙集團慣用手法,並極力解釋說明。

楊婦這才理解恍然大悟,了解該名自稱地檢署檢察官來電就是詐騙電話,老婦人感謝警方及時阻止,沒有掉入詐騙集團所設下的圈套,讓其保住辛苦工作的積蓄,對警員及合作金庫行員即時阻詐,感謝萬分。巧合的是阻詐的警員和行員是夫妻。

烏日分局呼籲,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民眾若接到類似電話,切記防詐三要「冷靜、查證、報案」,並配合警方逮捕犯嫌,共同打擊犯罪。撥打165或110專線報案查證,保障生命及財產安全。
警員和行員是夫妻共同阻詐。(記者林重鎣攝)
警員和行員是夫妻共同阻詐。(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社會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明道中學數學賽四年勇奪金牌  b 組首度獲銅牌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第22屆TRML臺灣高中數學競賽,北中南共306隊4590人同時競賽,由於疫情關係為避免群聚,賽程從四項調整為三項,共有團體賽、思考賽、個人賽等。明道中學於本屆競賽榮獲團體賽一金一銅與個人賽一金的佳績,共計兩金一銅,也是全國唯一榮獲團體金牌的私校,並且連續四年榮獲金牌殊榮。值得一提的是,明道派出兩組,一向均是a組獲獎,此次b組在剛升高三的林睿霖任隊長,首度獲銅牌,異軍突起。

指導老師劉昌龍老師表示,過去在數學接力賽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今年雖然沒有接力賽的項目,但靠著團體賽滿分與全國第二高分的思考賽成績,今年再次奪金。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明道A隊」獲得「金牌」,以高一學弟妹為主的「明道B隊」亦不遑多讓也摘下「銅牌」。

這些初生之犢與學長姊一起參加培訓,雖是第一次參加TRML競賽,竟也一起得獎,再次證明明道最美的風景是傳承。且今年首次有兄弟檔同時入選代表隊,雖然不同年段,彼此鼓勵合作、切磋競爭,一起為校爭光,博得好成績。

首次參賽就榮獲「個人賽」金牌的陳暉桓同學,從小就很擅長數學,受到學校同儕們的影響,漸漸地學會從解數學難題,進階為用數學解決各學科的問題。他認為數學是邏輯的表現,是生活中的好工具,可以理性思考分析,也幫助自己與人相處溝通。

雖然他在去年校內初選沒有取得參賽資格,但經過高二課程學會更多數學工具,對問題的看法也更加多面化,經過一年多的數學競賽培訓,從考古題中分析及歸納出考題的邏輯與作法,順利在比賽中獲得佳績。陳暉桓建議學弟妹們,多思考與善用數學的能力解決各方面的問題,未來也更加確立將以考取數學應用相關科系為目標繼續努力 。

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表示,學校有計畫、有策略的執行數學資優培育,從國中部的數資分組到數語成立,又從數拔跑班到數理拔的建制班,再承接高中部的數理實驗班,秉持「六年一貫」、「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搭配有計畫的數學資優人才培育課程,不但孕育出多位數理競賽選手,更為自己的高中生涯留下光榮的紀錄。
明道數學隊。(記者林重鎣攝)
明道數學隊。(記者林重鎣攝)


發佈日期: 2020-09-07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