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地上  市議員陳文政籲即刻處理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今年5月起採「源頭管制、杜絕重建」,遏止新建農地工廠,已見初步成效。但台中市議員陳文政5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強調,舊有農地工廠問題仍待市府積極處理。尤其是石油煤製、電鍍等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田中營運,已成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要求市府應以「明定輔導期限、鐵腕執法」為原則,即刻處理。

陳文政批評,行政院經濟部去年曾編列7000萬經費清查農地工廠數量與污染程度,全國共有1153家未登記工廠屬中高污染,卻遲遲沒有公佈各縣市中高污染工廠位置及產業類別,花這7000萬根本毫無意義。

他強調,農地中的中高污染工廠並不適用工輔法,無法申請納管與臨時登記。這些石油煤製、表面處理(電鍍)等中高污染類型的農地工廠,每日在農田中排放廢水與廢氣,早已成為台中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

陳文政說,經發局曾對外說明,105年5月19日前的中高污染工廠,採輔導轉型、遷廠或關廠為原則,以斷水、斷電、強制拆除為手段。陳文政要求,市府應明定輔導期限的確切日期,輔導期間積極協助業者進行轉型和遷廠事宜;於輔導期限過後,市府應主動公布中高污染工廠的位置與產業類別,並即刻以建築法第96條之1第1項進行拆除,讓業者自行負擔拆除費用。

最後,陳文政說,相當肯定市府農地工廠源頭管制的政策,目前已見初步成效,但舊有農地工廠問題仍待解決。尤其是存在農地上的中高污染工廠,更應即刻處理,要求市府應明定輔導期限,並鐵腕執法,讓市民看見市府解決農地工廠的魄力。

經濟發展局回應表示,為處理農地工廠問題,中央經濟部於109年3月20日正式施行新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若屬105年5月20日以後新增未登記工廠,則依法停止供電、供水,後續再依相關建築法令進行拆除。

經發局目前已列管疑似新增未登記工廠計共96家,經聯合稽查及派員至現場勘查後,屬新增未登記工廠且已勒令停工者共計13家,複查後已有4家自行停止營業。其他將持續進行複查,未停業者將依法執行停止供水供電及拆除,且未來稽查不會停止,盼減少新增農地工廠違規情形。
台中市議員陳文政5日在議會專案報告指出,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地上,已成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要求市府應以「明定輔導期限、鐵腕執法」為原則,即刻處理。(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市議員陳文政5日在議會專案報告指出,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地上,已成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要求市府應以「明定輔導期限、鐵腕執法」為原則,即刻處理。(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政治生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彭慧婉/綜合報導】只要談到新竹市,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日夜燈火通明的新竹科技園區,或是新竹三寶「米粉、摃丸、玻璃」,很少人會把新竹市和美景、美食連結在一起。不過其實新竹市有許多相當好拍的打卡景點可以前去晃晃,此次就特別整理網美IG必備的彩虹景點,趕快筆記下來,這週末快帶上閨密出門打卡曬美照吧!

彩虹大橋

位在新竹17公里海岸線旁的彩虹大橋,橋身依照彩虹7種顏色排列上色,夢幻的顏色是網美來新竹必朝聖的打卡景點!

17公里南港站

此南港站非台北的南港站喔!這裡是位於新竹海岸的17公里自行車道終點處,站上瞭望台就能夠飽覽台版撒哈拉沙漠-香山沙丘。

城隍廟

新竹都城隍廟興建於1748年,擁有百年歷史的閩南式傳統建築。廟埕的市集小吃,是新竹特色之一喔!

東門市場

東門市場曾經是全台最大的市場,隨著時代變遷,漸漸沒落,近年來,東門市場注入年輕活水,進駐許多特色攤位,當夜幕低垂,搖身一變瞎趴深夜食堂。迷人的週末夜晚,正適合來杯彩虹調酒來小酌放空。

彩虹吐司

新竹市絕對不是美食沙漠,擁有多款超人氣網紅美食,彩虹熔岩吐司就是其中之一!

鐵道藝術村

位於東大路橋鐵道旁,由日式建築改建,現今成為藝術展覽空間,是全台唯一的鐵路藝文空間。原始貨車月台改建為賞車觀景台,最適合和姊妹在這兒吹風、追火車。

安心旅遊飯店

即日起至10月底前,只要入住新竹市44家的安心旅遊旅宿就能現折1,000元!而台灣設計展自10月也在新竹市登場,歡迎大家一起「Check in新竹」,體驗風城魅力。更多網美拍照景點可以上新竹市新鮮事YT頻道找到喔!(https://youtu.be/bcYl8IQAVvg)。

新竹追彩虹區域
新竹追彩虹區域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旅遊生活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持續改善空汙  議員黃馨慧籲市府提改善亮點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黃馨慧5日於議會專案報告表示,政府為了市民健康降低PM2.5,除宣傳降低數據外,可以具體告訴民眾有哪些實際環保措施與政策,讓市民有感,也更能體會盧團隊的執政用心與改善空汙規劃。

黃馨慧表示,中火減煤是全民共識,在經過市府重罰、撤銷許可證等流程,目前已進入市府堅持「機組只減不增」階段,獲得市民廣泛支持。但空氣品質依舊會有「紫爆」情況,因此,空汙改善除了中火個案外,還有哪些是盧市長上任後的改善亮點?

黃馨慧強調,今年一月、空汙「紫爆」時,台中霧茫茫一片,市府解釋「空污是因為氣候及地理環境造成,不是地方政府個別單打獨鬥可以解決」;近日,市府發布整治空汙進步,引用1至7月的PM2.5指數,從去年的17.6微克降至今年16.4微克。

除了引用數據,是不是也可以告訴民眾,市府與那些單位合作改善?實施政策項目?改善的項目數據?而不是只有簡單包裹成一句「PM2.5指數降低」而已?

在目前中央政府只重宣傳、雙重標準的施政方式,盧團隊可以用執政實力,回歸到讓市民了解,市府為改善空汙所做的努力和規劃亮點政策,這也是地方首長向市民報告的重要課題。
台中市議員黃馨慧5日於議會專案報告表示,政府為了市民健康降低PM2.5,除宣傳降低數據外,可以具體告訴民眾有哪些實際環保措施與政策,讓市民有感,也更能體會盧團隊的執政用心與改善空汙規劃。(記者林獻元攝)
台中市議員黃馨慧5日於議會專案報告表示,政府為了市民健康降低PM2.5,除宣傳降低數據外,可以具體告訴民眾有哪些實際環保措施與政策,讓市民有感,也更能體會盧團隊的執政用心與改善空汙規劃。(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政治生活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防疫期間偽出國  欣賞張翠滿旅繪作品走遊世界美景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防疫期間偽出國,帶民眾賞盡歐洲美景,包括比利時迪南、布魯日及荷蘭鹿特丹、庫肯霍夫的鬱金香花園,這些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不用飄洋過海,即日起至10月25日,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張翠滿的旅繪作品展就能一飽眼福。

葫蘆墩文化中心表示,女畫家張翠滿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走訪過數十個國家以「畫遊」為創作主題,將對世界的愛戀轉化為彩虹般絢爛鮮麗的繪畫語彙,曾在文化中心及國父紀念館舉辦過七次個展和多次聯展,獲得海內外許多媒體的報導和廣大的迴響。

葫蘆墩文化中心指出,「迪南小船」彩筆凝結薩克斯風故鄉-比利時迪南靜謐小鎮,依山傍水、繽紛住屋比鄰成排的動人美景。「沃倫丹的那艘紅船」老相館、在碧波蕩漾中的小船,天空迴旋的海鷗,建構荷蘭北海漁村沃倫丹的老街風華。「有腳踏車的鹿特丹」遠離城市喧囂的安靜港口,映照荷蘭航海時代的繁華。

「布魯日馬車隊」描繪馳騁古城楊柳垂枝交錯的小運河,雅緻的山形牆建築及廣場高大鐘樓間的馬車隊。歡迎藝文同好至葫蘆墩文化中心欣賞張翠滿透過明亮多彩的繪畫風格,捕捉百花齊放的花園、晨光暮靄的古城、碧海藍天的港口、古蹟圍繞的舊港,感受如沐初陽的生命喜悅。
張翠滿與其作品「有腳踏車的鹿特丹」及庫肯霍夫花園的白水仙。(記者林獻元攝)
張翠滿與其作品「有腳踏車的鹿特丹」及庫肯霍夫花園的白水仙。(記者林獻元攝)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台中市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2020舟遊後湖溪划船趣-獨木舟趣味競賽」10月4日下午在新屋區舉辦,桃園海岸線長達46公里,沿海包括許厝港國家濕地、草漯沙丘地質公園、觀新藻礁生態保護區及新屋石滬等,搭配青年體驗營區、農博基地及原有的永安漁港及綠色隧道,陸續打造多種道地玩法。今日市府於永安漁港北岸的後湖溪舉辦「獨木舟趣味競賽」,並廣邀周邊店家共襄盛舉外,傍晚亦透過「水上音樂會」,邀請桃青之星實力歌手乘坐竹筏於後湖溪水上帶來多樣化音樂表演,希望市民朋友盡情體驗後湖溪生態之美。桃園市長鄭文燦、立法委員黃世杰、市議員邱佳亮、吳宗憲、郭蔡美英、市府環保局長呂理德、體育局長莊佳佳、海管處長林立昌、新屋區長姜義坤、中壢區漁會理事長葉國傑均一同出席活動。

鄭市長指出,永安漁港是全國唯一的客家漁港,鄰近的後湖溪更是良好的水上活動基地,具備天然水域條件,景色優美,類似於台南的四草綠色隧道的環境。為帶動後湖溪的觀光人潮,市府自去(108)年10月起於後湖溪畔設立浮動碼頭,並引進獨木舟水上運動,提供年輕朋友全新的划船體驗,目前體驗人數已突破2,500人次,相當受歡迎,也歡迎社區或社團組隊體驗水上活動。

市府正於永安漁港北岸建置「永安漁港海螺文化體驗園區」,不僅可以成為當地地標,更是文化展覽空間。鄰近後湖溪的「桃園青年體驗學習園區」,園區內設有多項高低空體驗設施,並規劃多功能會議廳及學習教室,相當適合作為青年會議、教育訓練及戶外活動的場域。而針對後湖溪,未來市府將透過招商的方式,規劃於後湖溪畔設置親水觀景平台、戶外親子遊樂區、咖啡屋等休閒服務設施,並持續運用後湖溪的可玩性,吸引更多遊客造訪永安漁港地區,共同感受後湖溪的魅力。

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後湖溪是一處半封閉的平靜水域,溪畔生長多樣化特色植物,除了環境清幽外,河面也相當平靜且安全,非常適合發展對生態環境影響較低的低碳無動力水域活動。未來市府將搭配重要節日,規劃辦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並與新屋當地社區合作,推出深度旅遊套裝或生態輕旅行程,藉此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發展。

後湖溪獨木舟趣味競賽   積極推廣水上活動  拓展生態旅遊深度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地方運動頭條桃園市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閉幕不閉園  原地續展人氣作品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於10月4日下午在平鎮區舉辦閉幕儀式。「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於平鎮雙連坡及中壢大崙地區,搭配中央大學展場,從9月18日至10月4日止共計17天展期,期間展出28件藝術作品,舉辦4場藝術家座談會、7條小旅行路線、10場表演活動及15場主題活動;依據市府文化局統計,總參訪人次達147萬人,成功展現了桃園的魅力及實力。市府副秘書長邱俊銘、市議員郭蔡美英、舒翠玲、市府警察局長陳國進、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平鎮區長鄭錦文、中壢區長鄭詩鈿、中央大學主任秘書周立德、總務長吳瑞賢均一同出席記者會。

鄭文燦市長指出,桃園升格後,市府曾於2016年在新屋永安漁港及八德埤塘公園舉辦桃園地景藝術節,2017年移師觀音廣福社區,2018年則結合車站與埤塘於富岡及老街溪地區舉辦,2019年主展場則位於八德大湳營區,2020年落腳中壢大崙及平鎮雙連坡地區;延續5屆的桃園地景藝術節,結合藝術與生活、人與土地、城市與鄉村的關係,讓藝術不再遙遠,更透過藝術品表達人與土地的感情及記憶,找回鄉村的魅力,進而使市民朋友對於土地產生新的認同。鄭市長提到,平鎮碉堡公園原為營區,後經市府改造為碉堡公園,轉化為活動場域或藝術展場,這正是地景的變遷,也讓雙連坡地區的居民產生認同感。而今(109)年所展出的28件藝術作品廣受歡迎,例如:作品「豫章之家」的所在地豫章湖配合埤塘改造,成為代表性的打卡景點;作品「高雙埤塘漣漪迷宮」亦是不少人喜好的所在;作品「水‧源」以感恩的雙手為型更廣受喜愛;中央大學校園裡的作品「天降雄鷹」為印尼籍藝術家的作品也非常優異,後續將請文化局盤點好的作品,保留供市民欣賞。

桃園地景藝術節是一種新的地方認同,透過環境藝術運動帶動居民參與感,讓居民對於地方歷史及生態產生共鳴。感謝國內外藝術家及居民共同參與創作,也感謝策展團隊、工作人員、志工、守望相助隊、警察同仁及中央大學團隊的協助,讓市民朋友盡情感受桃園的美好。後續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藝術作品,將在安全無虞的條件下,採取閉幕不閉園的方式,讓喜愛的市民朋友持續觀賞。

此次,以地方覺醒、社區風動、藝術打樁作為環境行動藝術的主軸,而桃園作為竹產業的最大發源地,全台灣竹產業原料約有6成來自桃園,因此本次桃園地景藝術節以「構築城市」及「竹」為主題,原欲搭配辦理世界竹論壇,然而國外專家因疫情無法前來,因此市府將於明(110)年下半年辦理世界竹論壇。

  
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閉幕不閉園  原地續展人氣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閉幕不閉園  原地續展人氣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閉幕不閉園  原地續展人氣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閉幕不閉園  原地續展人氣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閉幕不閉園  原地續展人氣作品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地方頭條桃園市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2020桃園眷村文化節—遷臺歷史記憶桃園站帶您看見大時代的悲喜故事」活動,於10月3日下午在中壢區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舉行。眷村是台灣文化重要的歷史記憶,今(109)年桃園眷村文化節將於10/9至10/18登場,以「眷村新浪潮」為主題,舉辦戲劇、展覽、電影、表演、美食等50餘場系列活動體驗;今年也首度與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於9/29至10/18舉辦「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歷史記憶桃園巡展」,展覽內容豐富多元,歡迎市民朋友前往參觀,感受桃園豐富的眷村故事。桃園市長鄭文燦、市議員彭俊豪、市府文化局專委魏淑真、中壢區長鄭詩鈿、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童中白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市長鄭文燦指出,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辦的展覽內容豐富,尋訪遷台一至三代人物,透過口述歷史、影音紀錄及史料蒐集,以具體人物、家族及文物呈現遷台族群及其家屬的生命記憶,展出外省族群與台灣社會融合的流變脈動。鄭市長分享看展的心得,文物中有件小背心,是90幾歲伯伯對故鄉及母親唯一留下的回憶,是他與家族感情聯繫的象徵物,這故事讓他非常有感觸,這些感動的眷村歷史應該要好好保存。

鄭市長提到,市府近年致力保存眷村文化,除陸續修復龜山憲光二村、馬祖新村外,大溪太武新村也將於今年正式修復開園;在保存工作上,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蒐羅至少50個眷村、完成3,500筆以上資材,將於10/17臺灣文化日正式開放;今年也將成立「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以「蒐集、教育、交流、跨域、推廣」五大使命及任務,建構全國性的眷村知識與交流平台。

文化局專委魏淑真表示,今年的眷村文化節特與「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合作,於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舉辦,規劃有「眷戀桃園」、「遷臺軌跡」、「我的傳家寶」、「軍旅榮光‧特種花美男」、「看見大時代女性身影」、「人物紀實映畫」六大展區,希望透過眷村空間場域,營造歷史氛圍。展區中「眷戀桃園」展出許多桃園的遷台或眷村名人,如黑貓中隊英雄張立義、馬祖新村出身的胡鎮埔將軍、水墨大師王獻亞老師等,歡迎市民朋友前往觀展,感受桃園眷村文化的歷史。

 
桃園眷村文化節與「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  看見大時代悲喜故事
桃園眷村文化節與「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  看見大時代悲喜故事

發佈日期: 2020-10-05
新聞分類: 地方頭條桃園市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