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饒縣長率主管參訪新竹市設計展 取經觀摩城市新生與翻轉力量 導入台東設計美學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饒縣長率主管參訪新竹市設計展 取經觀摩城市新生與翻轉力量 導入台東設計美學
「2020台灣設計展」於10月1日在新竹啟動,秉持著「開放、整合、創新」的施政目標,台東縣饒慶鈴縣長率縣府文化處等局處同仁及台東青年文化觀察團,於10月5日至10月7日參訪新竹城市設計風貌,新竹市長林智堅並親自導覽設計展展區,饒縣長表示,此行除了參觀台灣設計展外,並藉機會吸取各縣市不同的城市治理及設計思維,做為未來城鄉美學設計參訪,建構台東獨特風貌。
今年8月林智堅市長及團隊觀摩取經之旅來到了主辦過「2014年台灣設計展」的台東縣,饒慶鈴縣長陪同拜訪東海岸都歷部落,同時展現台東原民文創力,並於隔日清晨邀請新竹市府團隊參加今年剛滿十周年的2020國際熱氣球嘉年華,並搭乘熱氣球升空感受東部縱谷的空氣與美景。林市長並讚許2020年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能成為全球疫情後唯一舉辦國際性熱氣球活動的城市,無非為設計力展現的最佳典範。
本次[生活有設計.設計在生活]新竹城市設計巡禮行程中,饒縣長一行走訪新竹南寮魚鱗天梯,新竹市政府以魚鱗式階梯取代傳統消波塊,打造出一片臨海特色景觀階梯;新竹動物園為創全台原址現存最久的動物園,重生後的動物園以「公園裡的動物園」及「對動物友善的動物園」為出發,打開動物籠舍,讓遊客探險,成為民眾最特別的學習體驗;新竹市政府推動「進擊的公園計畫」,針對市區22座公園進行翻新,關新公園於今年2月啟用,打造成人與孩童的共融活動空間。
饒縣長表示,台東縣雖地理位置有其劣勢,但我們擁有豐厚的自然環境及獨特的文化底蘊,城市需要紮實的美學素養、文化涵養及創新的設計力,才能建構出具有獨創特色的城市風貌。這次到新竹市除了參觀設計展,另外一方面來取經,台東設計中心是台灣第一個「縣市等級設計中心」,此次參訪設計展看到新竹這座城市新生與翻轉的力量,有許多值得台東縣取經、學習之處,盼未來在觀光發展上,可結合更多在地元素,用文化的基底轉化成更多元的符號,創造更多可能性。以開放心胸汲取各縣市不同的城市治理及設計思維,將其內化整合重新詮釋後,開創新的治理方程式,正是本次參訪的核心理念。
台東縣參訪團隊進入「2020台灣設計展」,首站來到了舊城區新竹市立美術館,一同體驗美術館內的「人生跑馬燈」展區,透過最夯的臉部生成器技術,分析新竹與你的速配指數。而後偕新竹市長林智堅一同體驗台東熱氣球外送胖卡-「曙光」,胖卡設計了5米高的充氣式熱氣球球體,透過VR虛擬實境,讓民眾享受4D式的熱氣球體驗,宛如身歷其境,將台東美景盡蒐眼底,饒縣長笑著表示:「VR體驗很真實也很有趣,歡迎嘗試過胖卡VR的朋友都能來台東搭乘真正的熱氣球,感受一下台東自然美景的現場震撼」。
參訪行程中饒縣長特別提到,藝術一直以來都集中在台東市區,近年積極推動「藝術平權」,讓鄉下也有享受藝文的權利,「宅配」的創新藝文推廣概念遂然而生,其中包括089藝術下鄉、台東藝穗節、行動美術館、藝起來我家還是墨客閱讀小棧閱讀計畫等,讓台東各鄉鎮市、各式年齡層,都可近距離的與藝術零距離接觸。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饒縣長率主管參訪新竹市設計展 取經觀摩城市新生與翻轉力量 導入台東設計美學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台灣超級籃球挑戰賽即將登場   裕隆和九太隊最高  11名身高超過200  譚傑龍205是第一長人
台灣超級籃球挑戰賽即將在台大體育館登場,報名的與賽6隊也正式亮出參賽名單,與賽的94名球員中共有11名身高200公分以上長人,不過,身材最高的譚傑龍(中華白)和鄭子洋(裕隆隊練習生)也只有205公分,所以這項初創的賽事預期將是以快速球風和團隊默契為比賽主軸。

據大會提供的參賽報名資料,裕隆隊有14名球員,平均身高192公分居各隊之冠,其中年輕新銳斑霸203公分,是裕隆隊的主力內線球員,逐漸打出總教練邱大宗期望的功能。高雄九太隊有16名球員,平均身高191公分,居參賽隊伍第二高,但這支球隊應該主打大小前鋒位置,兩名高塔球員在中鋒位置上並不具有絕對主宰力。

台啤有17名球員,全隊身高排名大會第三,估計有189.5公分,如果174公分的蔣淯安新婚後可以重返先發位置,台啤隊可望繼上次SBL第5個總冠軍後,再度問鼎這項新賽是盟主席位,在周俊三總教練調度下,台啤隊是一支極為成熟的球隊,新人陳翰和從璞園隊轉戰台啤的李啟瑋勢必繼夏季賽後更獲重用,使得台啤隊在每個位置上都有雙保險甚至三保險,這支球隊爆了10名前鋒位置的球員,台啤隊會跑得多快,值得期待。

台銀隊和璞園隊的陣容在最近半年有很大調整,期待這兩隊打進前兩強似乎有點強人所難,這次比賽應該是這兩隊重要的整合之戰,這兩隊的高度都不佔優勢,台銀隊報名16人,桃園璞園隊只報名13人,兩隊的平均身高都是188公分,兩隊的中鋒火力都不太可能決定比賽的勝負,也許,這兩隊必須在防守端打得更強悍以及更有智慧才行。

中華白隊,擁有最多教練人選(9人,外帶兩名防護員),以及最高齡的老教練帕克(C.Parker),在臨場調度上,逼近75歲的史上最資深教練Charlie Parker會不會授權鄭志、桑茂森、楊哲宜、許皓程中的任何一人調度指揮,值得觀察,年僅19歲的馬建豪(200公分)和高錦瑋、林彥廷、譚傑龍、魏嘉豪、陳范柏彥、林正都是2000年千禧年之後出生的新世紀球員,嚴格來講,沒有人關心SBL的5支老牌球隊,所有球迷關切的焦點還是在中華白隊18名青春少年兄的身上。



 
臺灣超級挑戰賽的第一長人是中華白隊譚傑龍,他已經加盟寶島夢想家職業隊。
臺灣超級挑戰賽的第一長人是中華白隊譚傑龍,他已經加盟寶島夢想家職業隊。

高舉雙手的長人林正,和隊友林彥廷(左)都是今年中華白隊新秀主力,是否能更層樓,頗受球迷關切。
高舉雙手的長人林正,和隊友林彥廷(左)都是今年中華白隊新秀主力,是否能更層樓,頗受球迷關切。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國際地方運動頭條台北市籃球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贈60萬元  支持北科附工棒球隊訓練經費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於今(10/6)日上午,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高級中等學校(以下簡稱「北科附工」)室內棒球場,舉辦「強棒出擊」聯名捐贈新台幣60萬元給北科附工棒球校隊,作為球隊日常基礎訓練之經費。

北科附工棒球隊成立於民國86年,是國內的青棒選手搖籃,今(109)年剛獲得馬祖盃全國青棒冠軍殊榮,近日受疫情衝擊,球隊缺乏培訓金費,睿禾控股董事長陳坤宏日前因太陽能屋頂標案與校方結緣,在得知球隊情況後,決定捐贈金費以支持球隊順利運作,使球隊孩子專心投入練習應賽。

睿禾控股日前取得北科附工太陽能屋頂標案,在校園屋頂建置太陽能系統合計2599.98KW,預估每年可產生272萬度電,所發出的綠電將優先賣給有需求之中小企業,盡其環境責任。選手使用的風雨操場的屋頂在此次專案第一期工程施工,室內棒球場則規劃在第二期工程施工,球場上方鋪設太陽能板具隔熱效果,夏日高溫下練習,球員體感溫度能有效降低 3-5 度。

  
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贈60萬元  支持北科附工棒球隊訓練經費
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贈60萬元  支持北科附工棒球隊訓練經費
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贈60萬元  支持北科附工棒球隊訓練經費
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贈60萬元  支持北科附工棒球隊訓練經費
睿禾控股攜手合通綠能贈60萬元  支持北科附工棒球隊訓練經費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地方頭條桃園市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桃市府與中央大學合建國民運動中心  預計年底將啟用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中大國民運動中心統包工程」為全國首創,地方政府與大學合作的國民運動中心案,工程總預算9,000萬元,由市府補助8,000萬元,其餘由中央大學自籌,第一期工程興建2層樓建築,於去(108)年10月開工,預計今(109)年底啟用,成為桃園第6座啟用的國民運動中心,未來結合市民運動日及市民卡優惠等活動,擴大中央大學運動設施使用效益,將創造大學與社區雙贏。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0/6)日下午前往國立中央大學,視察桃園市政府中大國民運動中心。 鄭市長指出,107年桃園市政府與國立中央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書,推動桃園市政府中大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計畫,中央大學開放校園運動設施供市民使用,市府協助興建國民運動中心。新建場館不僅規劃SPA水療設備、桌球教室及重訓室等運動設施,同時結合中央大學籃球、排球場、網球場、田徑場、游泳池等現有運動場地和設施,並配合市民運動日(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及市民卡相關優惠活動,打造中大國民運動中心成為市內各級學校教學、運動代表隊訓練場地及適合市民運動的最佳場所,請體育局與中央大學合作擬定借用辦法,提升國民運動中心使用效率,盼達到學校和市民雙贏策略。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中央大學運動場館及運動設施相當齊全,感謝市府支持此項合作案,中央大學亦將採購全新標準國際比賽規格桌球桌、重訓器材及相關智慧健康檢測等設備,讓中央大學師生有更優質的教學環境,也讓周圍居民享受更完善的運動空間,未來將加強展現社會責任,與市府和市民共同創造三贏。

今日包括市府體育局長莊佳佳、青年局長顏蔚慈、中壢區長鄭詩鈿、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副校長李光華及陳志臣、主任秘書周立德、總務長吳瑞賢等均一同出席視察。

 
桃市府與中央大學合建國民運動中心  預計年底將啟用
桃市府與中央大學合建國民運動中心  預計年底將啟用
桃市府與中央大學合建國民運動中心  預計年底將啟用
桃市府與中央大學合建國民運動中心  預計年底將啟用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地方運動桃園市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為年輕型失智症家庭打造「幸福生活、記憶拼圖」
【記者張原銘、張皓傑台中報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今年輔導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中部地區第一家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並將於11月5日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合作策畫舉辦失智友善藝術創作活動「記憶拼圖-失智家庭遊藝日」,邀請年輕型失智者與家屬一起到國美館欣賞藝術作品,從中啟發靈感進行創作,希望失智家庭能藉由創作抒發日常生活的壓力,用創意表達真實的心聲。

中山附醫指出,全球失智症人口為五千萬,台灣的失智症人口每年以一萬人在增加中,目前已有28萬人,預計在2040年會達50萬人。失智症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屬,年輕型失智症(65歲以下)已達一萬八千人,他們看起來跟一般人沒有兩樣,曾經是上班族、上健身房、忙碌於士農工商的工作,從高階主管、組長、職員到家庭主婦都有。

要讓失智症家庭平常能夠享有一般人的生活與休閒機會,中山附醫共照中心兩年前受邀支持國美館大力推行在建構失智友善博物館的藝術平權理念,透過欣賞館內展覽作品,搭配上藝術治療師的引導,讓失智/高齡者參與者可以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

中山附醫表示,國美館在三年前就與國際接軌共同推出失智友善博物館的概念,此次的活動以感性的方式提升一般大眾對失智症家庭的關懷,強調社會友善,期待民眾可以透過失智者的創作,進而瞭解文化平權的概念」。

此次將有16位參與者透過藝術治療老師的帶領,觀賞「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展出作品從中獲取創作的啟發與靈感,由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志工陪伴每位失智者將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30X30作品,且所有作品會被拼接成為大型團體創作,並以「記憶拼圖」的概念完成。此作品預計在11月14日舉行的臺中市109年失智照護服務計畫聯合成果展展示,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提到,「共照中心是一個全人、全隊、全家的服務,去年以「十科共照、雙倍守護」得到SNQ全國醫療品質標章是最好的見證。」醫院以病人與家屬使用者為中心,建立了「兩次四步驟-便捷確診」與十種醫療專業與法務的照顧諮詢。

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今年也輔導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清活小屋」,是中部地區第一所年輕型失智服務據點,目的希望失智症個案與家庭不要因此失志要過正常生活,以互助共同生活的概念讓年輕型失智者與其家人能夠減少照顧負荷壓力,每天在有興趣、有歡樂的氛圍之中。

透過了解更多年輕型失智症個案的多元需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美館與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希望建立一個醫療與社會照顧整合的模式,讓年輕型失智者能夠在國際級場域與藝術專業帶領下,無壓力的揮灑色筆和藝術,共同從醫療、長期照顧與美學打造一個有尊嚴、有品質的幸福生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輔導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中部地區首家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記者張原銘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輔導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中部地區首家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記者張原銘攝)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健康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民間捐贈圓夢金 侯友宜盼弱勢學童多元發展 實現夢想
【記者宋仁傑/新北報導】為協助弱勢學童多元發展、發掘潛能,新北市稅務代理人協會透過「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捐贈100萬元,補助弱勢學童參加課後社團,今(6)日由市長侯友宜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感謝他們對多元教育的支持,讓孩子有機會實現夢想。

讀書不是唯一一條道路,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更重要,侯市長說,新北市相當重視技職教育、培養一技之長,希望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探索職涯,了解自己的興趣。除了課後輔導,許多學校也安排課後社團讓孩子多方面的學習,但因為貧富、城鄉差距,弱勢、偏鄉的孩子較缺乏資源,感謝稅務代理人協會無私的捐助,讓孩子都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價值。

政府的資源有限,民間的力量無窮,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針對所有弱勢學生均全額補助其免費參加課後照顧班,減輕家長負擔。而孩子學習課後才藝之進階需求,則需要透過民間與公部門合作,公私協力一起幫助孩子,讓弱勢學童在放學後有機會接觸不同領域的社團活動,發展自己的興趣並多元展能。
民間捐贈圓夢金 侯友宜盼弱勢學童多元發展 實現夢想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地方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新北青農力 農業未來市」成果展 侯友宜盼提升青農競爭力
【記者宋仁傑/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透過「新北青農力計畫」提供加工產品研發、商品包裝設計與銷售通路等資源,協助青農深耕茁壯,提升產業競爭力。今(6)日於市府辦理「新北青農力 農業未來市」成果展,市長侯友宜表示,希望藉由產、官、學合作,推動農業創生永續傳承。

侯市長說,市府推動「新北青農力」、「農業創生」及「農村再生」等計畫,讓新北的青農能夠先有通路,再造農路。靠著品牌設計、銷售通路,以及運用農業科技輔導在地青農,將農產品與現代科技結合;市府也與致理科技大學合作,打造未來超市展區,讓新北的青農能走入科技領域,創造更多商機。

農業局表示,為促進農業創生及永續傳承,市府推動「新北青農力」、「農業創生」及「農村再生」計畫,減輕青農或新農負擔,提升農友競爭力,並於10月6日至8日辦理成果展,展示新北青農力計畫12案專案、農業創生及金牌農村的豐碩成果。

另外,市府與致理科技大學合作,打造未來超市展區,民眾拿取展架上的青農商品,展示區旁的螢幕會同步呈現產品資訊;並設置農友電商QR-Code,展覽期間可下單訂購,於展場進行未來超市購物體驗。農會並與致理科技大學簽署農會未來超市先導計畫,未來在新北的農會超市就能體驗農業未來市(式)。

農業局指出,本年度專案包含「農業科技應用」、「電子商務行銷」與「品牌形象設計」等項目,汐止青農蔡旭志申請打造茶園微氣象站,可遠端即時監測茶園環境數據,建立智慧化種茶管理系統;穀興農場青農顏姿琳梳理核心產品,並以文創角度設計加工品包裝,重新將品牌定位;而青農陳冠樺於三峽經營蜂樺蜂蜜專賣店,透過輔導計畫為其電商平台升級,利用圖文加上品牌故事,讓消費者更了解蜂蜜的生產過程與自有品牌。
「新北青農力 農業未來市」成果展 侯友宜盼提升青農競爭力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地方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