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老婦騎車途徑市場突暈倒 林口警攤整勤務聞訊即刻救援
【記者宋仁傑/新北報導】泰山區傳統市場常因採買人潮加上路邊違規停放車輛的問題,時有民眾檢舉,林口警分局為了用路人的安全與權益,因此特別規劃取締勤務,希望嚇阻違規停車的情形。

勤務期間泰山分駐所巡佐楊世雄在前往市場執行勤務期間,於楓江路16巷口前突聞民眾大喊救命等語,立即上前查看,原來是蔡姓婦人(41年次)騎車時突然一陣暈眩,導致機車右傾倒下壓到自己,所幸在民眾與員警協助攙扶下,老婦迅速脫困,楊員除立即通知救護車到場外,也貼心關懷並詢問老婦身體狀況,婦人表示早上很早就到菜園工作,因為忙到沒吃早餐,血糖過低才會導致暈眩發生事故。

楊員聽聞後立即就近買了泰山區有名的水煎包提供老婦果腹,補充體力,待稍微回復體力後,隨即由救護車送往輔大醫院就醫,事後家屬得知員警的善行義舉,也特別致電感謝楊員的熱心助人。
老婦騎車途徑市場突暈倒 林口警攤整勤務聞訊即刻救援

發佈日期: 2020-10-07
新聞分類: 社會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姥姥盃今天移師義守大學體育館鏖戰   10大名教頭大車拚
高雄義守大學創校30周年,而義大男籃隊女教頭謝玉娟也再度入選世大運代表隊教練團,在她力邀下,今年義大姥姥盃籃球錦標賽8天賽事,其中公開組將有世大運藍、白代表隊與中華白隊,加上政治大學、輔仁大學、國立體大、高雄師大以及地主義大,比賽更有看頭,3支國家培訓隊匯集了各校菁英教練及遠從上海回來的鄭志龍,總共10大名教頭和美籍總教練C.Parker切磋球技大車拼,即有看頭。

2020年義大姥姥盃籃球錦標賽於今天(17日)下午起在義大體育館展開8天激戰,由公開組率先登場,青年組則從10月11日起加入戰局,球隊甚至有必須一日兩戰得激烈拚鬥,除了維持過去幾年讓HBL高中甲級勁旅新賽季前切磋的賽程,今年適逢義大創校30周年,比賽規模再升級,公開組參賽隊伍一公佈就吸引籃球迷關注。

今年謝玉娟特別以三民家商為主體,組成「137聯隊」,邀請能仁家商、東山高中、青年高中等HBL勁旅,「跳級」與中州科大、文化大學、屏東大學及醒吾科大進行交流戰,盼能促成彼此切磋提升整體養分。

世大運培訓隊第一階段24人集訓名單由健行科大教頭劉孟竹執掌兵符,謝玉娟、許智超、黃志才、陳暉擔任助理教練。包含高國豪、孫思堯、林秉豪等3名旅外球員,以及林俊吉、周桂羽、曾祥鈞、丁冠皓、孫永成、王晟霖、高承恩、林梓峰、劉彥廷、蘇士軒、簡家暐、王律翔、盧峻翔、林勵、陳郁仁、阿巴西、吳沛嘉、蘇文儒、白曜誠、呂威霆、李家慷。

劉孟竹表示,已與各球隊協調,確認上述球員皆會配合世大運集訓,才會納入名單中,目前規劃第一階段集訓自8月20日登場,至11月1日結束,各隊球員再回到母校,參加新學年的UBA賽事,以及職業比賽。

中華白隊陣容如下:總教練C.Parker、助理教練鄭志龍、楊哲宜、陳暉,體能教練何丞鼎、運動防護員邱柏凱。18名參與培訓球員,包括陳又瑋、高錦瑋、魏嘉豪、谷毛唯嘉、謝亞軒、陳昱瑞、楊盛硯、朱雲豪、馬建豪、邱子軒、林彥廷、譚傑龍、韓杰諭、張鎮衙、黃建智、林正、藍少甫、陳范柏彥。

義守大學籃球隊則在約10年前謝玉娟接掌兵符後,也開始加入姥姥盃行列,105學年度回歸UBA公開一級賽場至今,義大男籃已連續4季UBA公開一級賽事搭上八強列車,更在107學年度留下亞軍成績,當其他學校紛紛力邀外籍生「洋將」競爭之際,謝玉娟教練仍維持「佛系招生」思維,努力在每一季競爭都更激烈的UBA實現高雄籃球夢,也要透過姥姥盃檢視戰力。

2020義大姥姥盃由於校園防疫關係,將無法開放觀眾入場,球迷可至「高雄籃球」粉絲專頁觀賞直播,相關資訊也可上「義守大學男籃。高雄籃球夢」臉書粉專查詢。



 

 
2021成都世大運培訓隊今天起,在高雄參加義大姥姥盃籃球賽,總教練是劉孟竹(左)。
2021成都世大運培訓隊今天起,在高雄參加義大姥姥盃籃球賽,總教練是劉孟竹(左)。

世大運培訓隊匯集菁英合練,『雙高』高國豪(左)、高承恩扮演藍白兩隊領袖角色。
世大運培訓隊匯集菁英合練,『雙高』高國豪(左)、高承恩扮演藍白兩隊領袖角色。


發佈日期: 2020-10-07
新聞分類: 國際地方運動頭條高雄市文教籃球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2020百斤米一世情」  新竹振道拋磚引玉捐萬元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新竹市廣澤慈善協會舉辦「2020百斤米一世情」濟助清寒捐米活動,新竹振道日前由總經理劉中勝親自到指澤宮捐贈一萬元,希望愛心不落人後,讓新竹振道也能共襄盛舉。

新竹市廣澤慈善協會贈送清寒弱勢家庭、低收入戶必要的民生物資,包括白米、米粉、麵條與罐頭等物資,希望造福鄉里,也發揚廣澤尊王的恩惠。

有別以往的單純發放物資模式,今年改採園遊會方式進行,從早上八點多開始,就有番茄村業者開始供應早餐、中午有東家便當提供便當,現場也準備了充足的座椅,提供行動不便的長者休息。

除了第四台有線電視服務以外,近年來新竹振道也開始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包括寬頻上網、居家智慧監控,都可以幫助民眾建構一個溫馨且舒適的居家環境,因此當看到這次捐贈活動改採園遊會形式進行,新竹振道也派出業務部到場宣傳,希望告訴大家,新竹振道一直是民眾最好的居家生活好夥伴。

「2020百斤米一世情」  新竹振道拋磚引玉捐萬元
「2020百斤米一世情」  新竹振道拋磚引玉捐萬元

發佈日期: 2020-10-07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清華開通識課  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後疫情時期已經來臨,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帶來巨大的衝撃及挑戰非常大。針對疫情後世界變局,清華大學本學期新開一系列通識、生命科學、甚至劇本寫作課程,幫助年輕學子更有系統地理解疫情帶來的影響,並思考因應策略。還有一群清華學生申請「自主學習」計畫,自行規畫「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秩序變遷」課程,並請教授指導,深入解析重新洗牌的國際新秩序。

清華大學自主學習課程組長的陳委娜表示,清華大學許多通識課都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對自己負責,引導學生建立興趣並主動學習,培養反思的能力。「通識課絕不只是甜、涼,還能有豐富的收穫。」

跨領域通識課 「疫」起思辨。清華大學通識中心主任翁曉玲表示,疫情永遠改變了我們原來理解的世界,從上學期末,許多老師們就聚在一起討論,能為學生做些什麼?很短的時間內即邀集20位跨領域教師,整合出「疫起思辨:跨領域思考與對話」系列課程,包括「疫情下的隔離與再連結」、「疫情下的自由與權力秩序重組」、「Covid-19的防疫技術」、「疫災下的人性反思」、「新冠病毒肺炎的教訓與衝擊」等5門各1~2學分的課程。

以「疫情下的隔離與再連結」課程為例,由鄭志鵬、謝小芩、詹雨臻等7位分屬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傳播與藝術設計領域的教師共同授課,並邀請第一線防疫人員參與,採取跨領域對談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思考在戴口罩、遠距、在家工作、封城、鎖國等隔離政策下,對生命、政治、經濟、倫理與情感造成的影響。修課學生除了要提出個人心得報告,期末還必須分組完成後疫情時代再創連結的行動提案。

思考要「順時中」到何時。「疫情下的自由與權力秩序重組」課程則由翁曉玲、張繼瑩等4位教師共同授課,從歷史法政的視野,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政經秩序的影響及省思。

「『順時中』永遠都是對的嗎?那麼我們到底要『順』到什麼時候呢?」專長憲法及行政法的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與科法所合聘副教授翁曉玲對學生拋出提問。她在課程中主要負責「防疫與人權」單元,要學生從法律層面思考政府的防疫措施如武漢台胞註記、集中檢疫、居家隔離、禁止醫護人員和高中師生出國、旅遊警示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及其與人權保障的衝突,又該如何取得平衡。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主任翁曉玲指出,疫情期間政府以保護大眾安全的名義實施了許多過去不敢做的措施,如蒐集個資及足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凌駕部會機關,跳出來指揮衛福部、教育部、外交部,也擾亂了權力分立的原則。她觀察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情,對於疫情管制侵犯人權的態度也不同,如德國等歐美國家就有許多抗議事件。「希望學生透過這門課程都能好好想一想,遇到緊急狀態時,公共安全與人權如何取得平衡。」。

寫出疫情下每一扇門後的故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蕭菊貞是兩度榮獲金馬獎的紀錄片導演,她本學期開設的「進階編劇」課程將以疫情為主題,請學生用一學期的時間,分組合作完成5部各約45分鐘的劇本。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蕭菊貞表示「世界會改變,但不會斷鍊」。當世界因疫情被封鎖,影像就是我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樑,傳播的力量將比過去更強大。她期許學生深入觀察周遭人們發生的改變,覺察其中的歧視與偏見,「透過創作與疫情對話、也與自己對話。」

選修蕭菊貞「進階編劇」的都是曾修過她「基礎編劇」的學生,已掌握基本的編劇能力。有學生想出當疫情封鎖時,少數可以自由來去、敲開每一家門的就是餐食外送員,何不以外送員的視角出發來撰寫劇本,發展出打開每扇門後看到的故事。「清華學生們的想像力及創造力真的讓我驚艷。」蕭菊貞笑說。

學生自行規畫疫後變遷課程。除了教師們精心設計端出的課程「套餐」,還有些學生更屬意自己「單點」。包括清華外語系大四生陳委娜在內的7名學生就透過校內的通識自主學習計畫,自行規畫了「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秩序變遷」課程,並通過通識中心課程委員會的審核,即將在通識中心副教授方天賜的指導下,展開一學期的自主學習。

擔任這門2學分自主學習課程組長的陳委娜說,這門課從設計課程大綱、指定閱讀書籍、參訪活動都由小組成員自行規畫,組員包括人社、經濟、特教系學生。他們將透過讀書會、參訪外交部及對外關係協會等單位、撰寫小論文、投稿媒體專欄、建立討論國際時事社群網站的方式來完成學習。

清華大學自主學習課程組長的陳委娜表示,她以前在學校上課就是等著老師傳授知識,很少自己尋找答案,「但自主學習的好處是也能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她說,小組裡的同學來來自不同領域,討論議題時,每位同學都能依自己的專長提供特別的見解,如經濟系同學擅長以金融角度來解讀疫情現象,她則負責找外文資訊,提供同學參考。

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方天賜笑說,自主學習課程就像大學裡的「私塾」,學生才是學習的中心,教授只要適時地拋出問題刺激他們一下就可以了,如「中美對抗會因疫情加劇還是緩解?」、「全球化的趨勢會報復性地恢復嗎?」接下來就交給學生自己找答案。小組每周三晚上的讀書會,方天賜必定出席,但多數時間他只是抱著手默默聽著,偶而露出謎之微笑。



 
清華開通識課  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清華開通識課  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清華開通識課  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清華開通識課  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司徒文 於交大開設外交職涯講座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交大國際化培力系列講座環繞外國歷史文化脈絡、科技發展與產業亮點,藉由演講將世界帶到學生眼前。因應疫情對教育國際化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以在地國際化的策略導入課程,開設國際化培力系列講座,6日邀請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司徒文教授蒞校演講,分享其任職美國外交官34年來面臨的挑戰與課題。下週將邀請作家兼主持人謝哲青先生蒞臨演講,透過不同領域的知識分享,提升學子國際競爭力。

交大國際長陳冠能教授表示,司徒文教授的演講帶給學生相當大的啟發,不論是國際視野還是人生歷練,司徒文教授帶領學生以不同角度審視國際間的發展,從過去歷史演變到未來國際全球化局勢的走向,對學生上了重要的一課。

司徒文教授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為美國資深外交官。2009-2012年任美國在臺協會台北辦事處長,任內台灣加入免美簽計畫候選國、促成美國資深官員來訪等,其貢獻使他獲頒中華民國大綬景星勳章。

司徒文教授表示,1978年他告別學術生涯,當時沒有電腦,需要資訊與知識只能去圖書館,他厭倦關在室內不停的閱讀、書寫,想要走出去看不同的世界、體驗不同的人生,並成為歷史的見證者,甚至是參與者,於是他進入美國國務院,開啟了外交職涯。

司徒文教授自詡是美國隊長,回首三十餘年的外交生涯,遭遇太多危急時刻。1979年,他擔任駐黎巴嫩大使館領事官及政治官,黎巴嫩是非常小的城市,但位處戰略要道,甫踏入外交領域的他就面臨許多恐怖主義與政治挑戰,從公寓即可望見砲火四射,歷經無數次恐怖攻擊與戰亂,讓他了解沒有什麼比「人命」來的更重要。

1983年,他派駐至貝魯特,伊斯蘭教激進份子用炸彈攻擊美國大使館,他首度感受到與死亡只有一線之隔,同時了解到宗教教派不相容是導致社會分裂的原因。後來他回到美國國務院任職,體驗到海內外兩個世界,對他衝擊相當大,也讓他更珍惜在中東的經歷,「對我來說前往中東是職涯中做過最好的決定」。

司徒文教授說,中東地區的政治、宗教、經濟和社會問題,在他職涯有生之年都不會獲得解決。因此,他決定前往亞洲。1987-1990年派任美國駐華大使館政治官,後陸續擔任駐澳洲大使館副館長、駐韓大使館副館長,2009-2012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感受到這塊土地的友善,並深深的愛上台灣。

司徒文教授表示,台灣本身是一個非常成功故事,但太少人了解。台灣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他很擔心,但台灣人民卻不夠關心台灣的未來,約翰‧甘迺迪總統曾說「一個人就能夠改變世界,而每個人都應該嘗試這麼做。」司徒文教授提醒大家,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找出並支持、落實讓社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政策。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司徒文 於交大開設外交職涯講座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司徒文 於交大開設外交職涯講座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腦中風動脈取栓術治療
【記者黃誌寬/新竹報導】一位70歲女性患者,早晨起床盥洗後,突然發生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行走、也無法說話溝通,經119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判定疑似腦中風,立即送至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急救。因為在腦中風黃金救援時間內,急診室醫師立刻啟動腦中風處置流程,發現病患為左側腦部大血管阻塞造成之中風,必須立刻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然而病人因為罹患心房顫動,目前每日均服用抗凝血劑,預防心臟血栓的形成,這樣卻是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的禁忌症,無法接受這樣的緊急治療。
因此急診醫師立即安排病人進一步接受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術,確認個案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同時透過建制好的遠距軟體「北榮動脈取栓群組」即時與台北總院動脈取栓小組聯絡,並即刻上傳影像,經過緊急討論病情後,認為個案可以接受顱內動脈取栓術介入性治療,幫助其盡早打通阻塞的血管,重建腦部循環。


在經過病情解釋及家屬同意之後,病人立即由救護車緊急轉往台北榮民總醫院,順利接受顱內動脈取栓術治療。病人在手術後,癱瘓的肢體逐漸恢復,也可以說話與人溝通,能緩慢自行走路,雖然仍有右側肢體無力,但避免了嚴重偏癱與失語症的災難性腦中風後遺症。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尹居浩主任表示,此個案是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經由急性腦中風處置流程,同時透過遠距軟體即時與醫學中心密切合作,精確掌握病情與醫療決策,為腦中風病人爭取最佳的治療黃金期,成功救治並達到良好的預後。腦中風的治療近年來有突破性的發展,專業醫療團隊不僅可以在中風時間黃金三小時,可以施打血栓溶解劑打通血管﹐現在也可以透過「顱內動脈取栓術」將阻塞的血栓取出,恢復腦血流,讓癱瘓的肢體可以得到康復。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說﹐以往治療血栓阻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必須把握黃金3小時內給予靜脈血栓溶解劑,雖然治療效果良好,但對於發作時間超過3小時﹑大血管阻塞或有治療禁忌症的病人,一直以來則缺乏有效治療方式,不過新式「顱內動脈取栓術」運用導管技術,透過病人鼠蹊部動脈,將微導管深入阻塞的腦血管,將血栓取出,可以延長缺血性腦中風治療的黃金時間窗到8-12小時,讓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不過「顱內動脈取栓術」並非適用所有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病患,仍需由臨床醫師依實際病況作綜合判斷,適用的病人包括腦血管前循環引起之缺血性腦中風發作8小時內、後循環引起之缺血性腦中風發作12小時內、影像診斷為顱內大動脈阻塞者、缺血性腦中風之嚴重度屬於中重度者。同時「顱內動脈取栓術」需要專業團隊與設備﹐目前僅醫學中心或少數大型區域教學醫院有此能力﹐各地區均正在發展策略聯盟﹐透過遠距及時溝通﹐將適合的個案緊急後送至「顱內動脈取栓術」專門醫院。




腦中風動脈取栓術治療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新北消防召開廉政會報 落實內控機制、促進廉潔效能
【記者張金源/新北市報導】為提升行政效能、貫徹廉潔意識,新北市政府消防局(5)日下午2時,於該局10樓1001會議室召開「109年度廉政會報」,由局長黃德清親自主持,並邀集各科、室、中心及所屬各救災救護大隊主管與會,共同檢視廉政業務執行情形,以實踐廉能政府的核心價值。

本次廉政會報由該局政風室,於會中針對今(109)年防貪、反貪及肅貪工作提出執行成果外,並就「『營業場所消防設備安全檢查違法案件裁罰作業程序』暨『本市視聽歌唱場所強化消防安全檢查』專案稽核」所見缺失,提多項興革建議,發揮「預警」功能,以及「109年廉政民意問卷調查報告」等辦理成果提出報告。

另為落實機關內部管控機制,該局危險物品管理科及人事室也分別以「『營業場所消防設備安全檢查違法案件裁罰作業程序』暨『本市視聽歌唱場所強化消防安全檢查』專案稽核檢討作為及後續改進情形」及「落實經營商業禁止及差勤管理之作為」等2案提出專題報告,並研提改善方法及策進作為,期達「預防機先」及「防患於未然」的成效。

局長黃德清表示,救災救護勤務雖是消防員核心業務,惟「廉潔自持」是每位同仁應謹守的原則,並期許同仁在依法行政下,應秉持公正無私、勇於任事的態度,致使各單位齊心致力促進廉潔效能,達到清廉政府、行政透明、貪污零容忍的目標,落實新北市「安心消防」、「安全永續」、「安居厚新北」願景,共創「安居樂業」的幸福感。



 
新北消防召開廉政會報 落實內控機制、促進廉潔效能
新北消防召開廉政會報 落實內控機制、促進廉潔效能

發佈日期: 2020-10-06
新聞分類: 政治社會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