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生活工藝聯展NO.2 多從生活工藝美學出發
【特派記者游勝鈞/專題報導】「手感溫度:生活工藝聯展NO.2」,展出工藝家的手作藝術品,展品大多從生活工藝美學出發,將創作藝術融入生活中,呈現生活工藝美學與應用。 並藉由展覽期間開辦生活工藝體驗活動,落實手製美學,將工藝深化於生活中。 工藝不僅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更具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潛力,在多采多姿的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及面臨全球化文化創意產業浪潮衝擊之下,工藝成為文創產業及文化保存中最重要的一環。

本次展覽項目有金工、琺瑯、玉雕、陶藝、木作、木雕、粧佛、生漆、皮革、羊毛氈、布藝、紙雕、永生花藝、水晶花藝、美甲工藝、畫作、繪本、膠彩畫 、琉璃 、公仔 、攝影…等等工藝品全源自於日常民眾生活的點點滴滴。

工藝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且跟著時空的演進而改變,絕不會因時間而沒落,因為工藝與人的生活關係最密切。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後逐漸淬鍊成極致精湛的工藝。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元素和行為,經過設計的詮釋,加上溫潤的自然素材及工藝技法的製作呈現,造就出文化表情深刻而精采的手作工藝品,體驗生活工藝帶來的藝術與娛樂。

策展/主辦:臺灣MIT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 臺灣MIT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由在臺各地各領域工藝師所集結而成的一個單位,推動以文創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間及跨產業合作;彙整產業建言,爭取產業資源與需求;推動國內授權機制及文創發展;國內外推廣及拓銷,促進自有品牌與商機;整合地方資源,培育未來產業創業人才。協辦:臺南市臺灣後壁陶藝學會 陶藝的魅力,來自其質樸的氣息,來一段片刻的寧靜體驗,感受土地獨有的豐潤手感。展覽地址:苗北藝文中心~苗栗縣竹南鎮公園路206號。展期:2020/06/03(三)~2020/070/7(二) │ 09:00~17:00 (逢周一休館),開幕式:2020/06/14(日) PM2:00,體驗課:復刻 · 手作皮繩原木吊飾(2場)│ 時間:2020/6/28(日)下午1:30~2:00 +下午3:00~3:30│ 費用:$100。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
生活工藝聯展NO.2 多從生活工藝美學出發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苗栗縣文教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鹿港慶端陽首部曲龍王祭登場 鹿港小鎮再現人潮
【特派記者謝芬玲/彰化報導】邁入第43年的鹿港龍舟錦標賽,從民國67開辦至今,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體育活動。「龍王祭」30日在鹿港龍山寺登場,將為「2020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展開序幕。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縮小規模舉辦,為讓龍舟賽順利舉行,主辦單位仍遵古禮恭迎龍山寺「龍王尊神」遶境,並迎同鹿港天后宮「水仙尊王」前往龍舟競賽場地護持,祈求保佑國泰民安及賽事平安圓滿。相傳龍王尊神是航海守護神,天后宮水仙尊王則是掌管水域的神明,據傳端午節迎龍王的習俗源自泉州,因昔時農曆五月被視為毒月,且氣候多變易致疫病,民間遂有迎龍王的祈福活動,時至今日,全臺僅有鹿港仍保有此一傳統活動。

縣長王惠美表示,因為新冠肺炎,好久沒看到這麼多人了。也因疫情趨緩,原本預訂取消的慶端陽活動又再次籌劃,就是希望透過慶端陽活動,讓在地傳統文化繼續保存下來,進而帶動更多人潮來到彰化,振興經濟。

彰化縣龍舟委員會主委凃淑媚議員說,今年因為疫情關係縮小規模,但儀式大家一點都没有馬虎,希望賽事能夠圓滿成功順利。另於繞境沿路有1,000瓶甘露水供民眾索取,龍山寺也有4,500瓶供信眾索取。

龍舟開光點睛儀式在福鹿溪水道南岸舉行,由縣長王惠美、龍舟委員會主委凃淑媚等人共同進行龍舟開光點睛、上香祈福儀式,期盼風調雨順,福運彰化。

精彩龍舟賽訂於6月24日至25日兩天舉辦,6月25日端午節當天的開幕典禮,王縣長歡迎全國民眾於端午佳節期間蒞臨彰化縣福鹿溪水域,觀賞精彩刺激的龍舟賽,逗陣來鹿港拜媽祖、看龍舟、逛老街、賞藝文、品美食,或是透過網路直播觀看比賽,體驗彰化縣「2020鹿港慶端陽」系列節慶活動的力與美,一起感受端午佳節的熱鬧氣氛。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
龍舟開光點睛儀式由縣長王惠美、龍舟委員會主委凃淑媚等人共同進行龍舟開光點睛。(記者謝芬玲攝)
龍舟開光點睛儀式由縣長王惠美、龍舟委員會主委凃淑媚等人共同進行龍舟開光點睛。(記者謝芬玲攝)

2020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中的「龍王祭」30日登場,祈求保佑國泰民安及賽事平安圓滿。(記者謝芬玲攝)
2020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中的「龍王祭」30日登場,祈求保佑國泰民安及賽事平安圓滿。(記者謝芬玲攝)

為了做好防疫準備,今年龍舟踩街縮減為三艘。(記者謝芬玲攝)
為了做好防疫準備,今年龍舟踩街縮減為三艘。(記者謝芬玲攝)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地方彰化縣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WSBL的三娘教子版本  邱啟益教練必須上好修心的課程  台元女籃仍有可為
台元女籃隊在本季WSBL出現兩次低潮危機,第一次是在第一輪吃了兩場敗仗,連輸給國泰和電信兩強,輸分都達到兩位數,第二次是在最近一星期,再度連敗於台電與電信之手,這次輸給台電也是林紀妏接掌台電總教練三年來第一次擊敗台元。眼看可以提前拿到第15季WSBL總冠軍賽門票的台元隊,必須好好調整比賽心態,以更成熟的心理素質打號最後一輪例行賽,否則,邱啟益教練進軍女籃圈的第一季可不好過。

邱啟益,和前裕隆隊總教練張學雷一樣,都不是正統裕隆體系出身的球員,但他們也都是在裕隆體系內獲得高層重用,成為角色吃重的籃球隊教練,嚴格來講,邱啟益更受裕隆集團高層重用,因為他是半世紀來罕見地由裕隆男籃隊轉任台元女籃隊的教練。

在目前WSBL體系哩,台元隊最近10年一直是與眾不同的異數,一般笑稱三娘教子的台元隊,10年前是由資深國手林建平擔任總教練,後來因為台元隊發生強烈人事大地震,改由周泓諭接棒,本季再由裕隆男籃隊資深教練邱啟益調任女籃隊執行教練,希望藉由邱老師在SBL長年激烈征戰累積的經驗用在女籃隊身上,加強球員強悍面的素質,以及更深的戰術素養。

邱啟益是苗栗客家人,畢業於省體(台灣體大)和北體(目前是台北市大)兩個風格不同的系統,他的作風強悍,單打能力和遠射跳投的技術在裕隆隊裡是數一數二,而他早期的甲組資歷並不是從裕隆隊起家,最早他是因中部乙組球隊的表現出眾,被台銀隊總教練田西和賞識網羅,後來錢一飛教練看上邱啟益,許以重金挖角,而邱啟益的球風也頗似早年的錢一飛,當然,在球場上打架動粗的毛病也類似,不過,邱邱是個識大體的好球員,所以他進入裕隆體系後,立刻成為和學弟陳信安、曾文鼎、李學林、周士淵俱成一線國手的主力,打造出裕隆隊在早期SBL的霸業。

去年邱啟益被調動到台元女籃隊擔任執行教練,資深的周泓諭退居二線,一般認為這是裕隆集團高層的妙招,一方面解決老教練林建平退休轉往大陸發展的空窗問題,再方面也是可以空出職缺,給中生代的李啟億接棒,讓新生代教練周士淵有更多磨練空間。不過,在裕隆隊待了大約20年的邱啟益,一輩子沒有想到會去女娃娃圈帶兵打仗,經過兩個月磨合後,邱啟益老師可以說是哭喪著臉表達他很不適應女籃生態,因為球技好練,體能也很好操,就是女娃娃心態和情緒很難控管,邱邱老師說,根本很難理解女孩子的情緒會有助麼大的變化,往往因為球隊內部友情複雜的關係,會影響到球員每一天在球場上有不同的起伏,男性教練要教好女球員,還必須掌握到女球員複雜的心情密碼。

最近10年WSBL的國泰、電信、台電三隊都統一是女教練帶兵,而且教練團清一色是女性,台元隊堅持是由男性教練統領大局,其間當然有很多微妙因素,不過,台元女籃隊教練隊比賽的適應,恐怕在心理層面還需要多修一些課。

邱啟益教練(右二)轉戰WSBL,必須在女性運動員心理學上修更多的課。
邱啟益教練(右二)轉戰WSBL,必須在女性運動員心理學上修更多的課。

台元隊新科執行教練邱啟益(右)和台電隊總教練林紀妏握手,邱啟益世目前WSBL唯一男性執行教練,還在適應女籃圈生態。
台元隊新科執行教練邱啟益(右)和台電隊總教練林紀妏握手,邱啟益世目前WSBL唯一男性執行教練,還在適應女籃圈生態。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地方運動頭條台北市籃球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池上鄉率先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千人走馬拉松-大坡池賞蓮步道健走活動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池上鄉率先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千人走馬拉松-大坡池賞蓮步道健走活動
臺東縣池上鄉公所於金(30)日上午假大坡池辦理全民走馬拉松-大坡池賞蓮步道健走活動。這是臺東縣政府宣布取消境內各級機關、學校辦理室內100人(含)以上、室外500人(含)以上之公眾集會規定後,池上鄉首場辦理的「防疫新生活運動」。活動參加人員採實名制、分流、量額溫及酒精消毒等措施,千位鄉民穿著一致的運動衫漫步在大坡池,形成一幅健康團結的溫馨畫面。
全民走馬拉松-大坡池賞蓮步道健走活動包括池上國中組的10公里馬拉松及鄉親組健走。首先於7:30出發的國中組馬拉松賽,路線行經大坡池、天堂路、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大水車及洗衣亭等知名景點,二百位完賽者由鄉長一一親頒獎牌,優勝選手更有高額的獎金,成為池上國中學生年中最期盼的運動賽事。本次賽事將路線擴大到環鄉自行車道,讓學子除了強身健體之外,更能夠認識自己的家鄉。
7:50鄉親組健走活動,由各村組隊報名參加分三梯次出發,以保持社交距離。各村為響應這次活動,請駐村藝術家徐林知行設計十村村徽,當天以嶄新的村旗展現各村團隊精神,扶老攜幼一起來健走。健走路線沿途行經大坡池賞蓮步道及大坡山上賞螢步道,這是池上鄉結合地景及生態新開闢的健康步行路線。
走進池中央的賞蓮步道、漫步落羽松林,可以左眺大坡池美景、右望滿池綻放的蓮花,真是人生一大享受。離開大坡池健走登上大坡山賞螢觀星平台,不僅大坡池盡收眼底,更能遠眺池上壯闊無瑕的稻田景觀,美不勝收。
池上鄉公所表示「防疫新生活運動」首先邀請鄉民闔家一同參與全民運動走馬拉松;緊接著,6月6日竹筏季、百年一遇的6月21日金黃稻穗日環食及6月27日台東首場熱氣球光雕音樂會,都將在大坡池登場,歡迎全國鄉親踴躍參加。
新聞來源:臺東縣池上鄉公所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池上鄉率先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千人走馬拉松-大坡池賞蓮步道健走活動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109年身心障礙人員考試 縣府陳秘書長陪同典試委員巡視台東考區考場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109年身心障礙人員考試 縣府陳秘書長陪同典試委員巡視台東考區考場
109年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於5月30、31日兩天舉行,負責台東考區的典試委員王亞男在台東縣府秘書長陳明仁陪同下,前往設於新生國中的考場瞭解考生應考與試場安排的情形,王委員對試場秩序良好與工作人員的辛勞表示嘉許。
典試委員王亞男今天上午9點30分在陳秘書長、縣府人事處長張文馨、新生國中校長林銘欽等人陪同巡視考場,陳秘書長表示,身心障礙人員特考從85年開辦,直至民國100年在縣府的爭取下考試院才同意在台東增設考場,在那之前台東子弟都要長途奔波至外縣市參加考試,對已經是身心障礙的人而言是另一個很大的負擔,自增設台東考場後就有94位台東鄉親報名,隔年增加有100位身心障礙的子弟報名,今年則有51位報名,考生能就近在台東應考,免去長途奔波,節省很多的成本,相信也會增加他們考上的機率。
在台東增設考場是政府照顧弱勢的具體實現,除了台北、台中、高雄,現在增加台東、花蓮、宜蘭,總共6個考場,我們能爭取到這樣的考場,對台東所有身心障礙的同胞是很大的福利。
台東試務辦事處表示,今年台東考區新生國中試場為身障三等、四等及五等考試,其中三等報名人數5人,到考1人,缺考4人,到考率為20 %、四等報名人數10人,到考6人,缺考4人,到考率為60 %、五等報名人數36人,到考23人,缺考13人,到考率為63.88 %,總計應考報名人數51人,到考30人,缺考21人,到考率為58.82 %。另為服務考生,方便市區交通往來,也特別安排5月29至31日於台東火車站至新生國中及市區至新生國中等免費接駁復康巴士專車接送服務。
另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台東試務辦事處提醒考生須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保持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且於電梯內或社交距離短、空間密閉之場所,儘量避免交談。非必要勿隨意至其他區域走動。用餐時請勿交談,用餐完畢立即戴上口罩。勤洗手,注意維持手部衛生、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109年身心障礙人員考試 縣府陳秘書長陪同典試委員巡視台東考區考場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臺東機車排氣定檢服務到蘭嶼  6/8起一連五天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臺東機車排氣定檢服務到蘭嶼 6/8起一連五天
發佈日期:109年5月30日
臺東縣政府為服務未設置機車排氣檢驗站的蘭嶼鄉居民,將於6月8日(一)13時30分至12日(五)11時為期5天,前往蘭嶼鄉辦理機車排氣定期檢驗服務,其檢驗採全鄉巡迴方式,異動定檢車將不定時及不定點提供全鄉服務,詳細定檢行程可洽詢蘭嶼鄉公所及各村村長。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指出,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凡領牌且出廠滿5年機車,每年須依行照上發照月份前或後一個月內實施機車排氣定期檢驗,且自108年1月1日起機車逾期未定檢將開罰新臺幣500元,提醒蘭嶼鄉親把握機車排氣定期檢驗服務。
空氣噪音防制科提醒車主,凡領牌機車皆需做機車排氣定期檢驗,包含壞掉或未騎用機車皆需納入,建議如民眾機車已不再使用可至監理站辦理報廢、註銷及停用,避免成為未定檢名單而受罰。行政院環保署提供車主查詢機車檢測資料,網址「機車排氣定期檢驗資訊管理系統」 (https://reurl.cc/gNl24),機車檢測服務專線089-238325余小姐。

新聞連絡人
姓名:楊昕頤
連絡電話: (089)221999*208
電子信箱: t308@mail.ttepb.gov.tw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臺東機車排氣定檢服務到蘭嶼  6/8起一連五天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70年等待 卑南族利嘉部落傳統聚會所(巴拉冠)30日動土 饒縣長肯定族人為部落文化傳承努力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70年等待 卑南族利嘉部落傳統聚會所(巴拉冠)30日動土 饒縣長肯定族人為部落文化傳承努力
發佈日期:109年05月30日
「等待70年了,我們終於可以盼望到巴拉冠的興建了」,臺東縣卑南鄉利嘉部落(Likavung)傳統聚會所(Palakuwan),經地方長年爭取及土地協商,今(30)日舉行動土典禮,不少年長族人都非常感動,縣長饒慶鈴特別前往參與,肯定部落族人對於傳統文化及建築傳承的用心,所需經費縣府已核定70%且撥部分比例款額,其餘則希望由鄉公所及部落來負擔。目前部落研商後,計畫希望部落或旅外族人捐款來支持未來文化園區設立及相關興建費用。
動土典禮於今日上午11點在利嘉國小後方巴拉冠興建基地舉行,由興建利嘉部落巴拉冠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村雲主持,饒慶鈴縣長在縣府機要秘書劉敏謙、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長方銘總陪同前往,卑南鄉長許文獻、前縣議員江堅壽、多位鄉民代表、村長林肯毅、利嘉部落會議主席高幸男、呂家望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志強、部落長老、婦女參與,在祭司朱來福向祖靈宣告巴拉冠將進行工程後,由於卑南族傳統祭典禁止女性參與的規定,因此,動土典禮由潘主委、許鄉長、縣府原民處長方銘總等貴賓持竹子以傳統挖土三次進行,而許鄉長也以個人名義捐贈1萬元,支持利嘉部落巴拉冠的興建。
主任委員潘村雲代表部落族人感謝縣府及鄉公所對於利嘉部落(Likavung)傳統聚會所(Palakuwan)興建的支持,利嘉部落已經70年沒有傳統聚會所,許多年長族人憂心部落文化、語言、技藝將逐漸流失,由地方透過民意代表來建議爭取,期於利嘉國小後方建置傳統文化廣場,做為部落文化復振之開始,今天終於看到動土。
饒縣長表示,巴拉冠(Palakuwan)是卑南族人傳統知識教育跟文化傳承的場所,也是部落核心決策指揮中心,她多次到利嘉部落,深知巴拉冠是部落期盼已久的建設,並感受到族人對於傳統文化及建築傳承的用心。當部落提出建造需求興建長15M寬12M傳統建材巴拉冠,就立即指示原民處同仁,就後續的營造及推動與部落、卑南鄉公所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並與卑南鄉公所合力籌措經費來協助興建。
未來巴拉冠興建完成後,族人將族群文化與傳統工藝永續傳承,做為教育學子的實體教材,也讓在外地的部落年輕人,回到部落找回情感,延續重要的文化歲時祭儀。由於產權仍屬於利嘉國小,希望學校能夠多多做好地主工作,並協助地方文化傳承與教育。
新聞聯絡人
原住民族行政處 部落建設科 科長呂朝陽
電話089-343141;0929-217023
信箱o4026@taitung@gov.tw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70年等待 卑南族利嘉部落傳統聚會所(巴拉冠)30日動土 饒縣長肯定族人為部落文化傳承努力

發佈日期: 2020-05-30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