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魯凱族收穫季20日起一連兩天辦理歡迎全國鄉親前往觀賞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魯凱族收穫季20日起一連兩天辦理歡迎全國鄉親前往觀賞
近年來在台東地區傳統收穫祭活動中,相當熱門的卑南鄉東興村〈達魯瑪克〉魯凱族收穫節暨鞦韆文化祭活動,重頭戲的聯合祭典傳統大會舞、盪鞦韆等活動,將於7月20(星期五)、21日在達魯瑪克文化廣場〈外環道旁〉進行兩天,全村目前正積極展開搭建「緣定屋」、高十公尺的盪鞦韆等工作該部落,歡迎全國鄉親屆時踴躍前來觀賞,了解該族的文化特色,並請尊重祭典的進行。
卑南鄉東興村〈達魯瑪克〉魯凱族部落,為台東縣境內最大的魯凱族原住民聚居地,每年七月中旬族人為緬懷祖先及慶祝豐收,都會舉辦盛大的收穫祭典〈族語稱為嘎拉里夏〉,而海拔近兩千公尺的肯杜爾山,是東魯凱族六百年前的祖居地,臀鈴是魯凱勇士的配飾,百合花則象徵魯凱少女的德儀,東興村勇士昨日上山尋找竹子,全村目前正積極展開搭建「緣定屋」、高十公尺的盪鞦韆等工作。
「卡拉里西亞」收穫季從14日族中女孩上山採藤,準備用來編織高達十數公尺的鞦韆繩子,及由男性族人以巨竹搭設鞦韆,與有十八名連續兩年接受傳統訓練的該族十五、六歲男孩,接受頭目賜福,晉升青少年等成年禮祭、報佳音等活動,揭開序幕。
魯凱族收穫節暨鞦韆文化祭活動最大的特色,為今(18)日起巨型鞦韆架搭建,族中青年到山上尋找巨大的竹子砍回來後,由族人以傳統的手法來搭建而成,高度約二、三十公尺以上,是目前國內各原住民族群的豐年祭典中最大型的鞦韆,盪鞦韆為典禮中最具傳統特色的儀式,也是將男女情愛週告族人的一種方式,頗值得觀賞及了解其中奧妙。
20日2018東魯凱族收穫節暨鞦韆文化祭活動開幕典禮,於上午9時舉行,首先由頭目古明德進行祭祖祈福,祈求祖靈降福鞦韆與大會平安、薪火相傳,然後由頭目揭鞦韆藤,並由頭目夫人開舞、盪鞦韆,接著進行緣訂鞦韆舞、達魯瑪克部落「慶豐收」,接著展開為期二天的歡迎舞、開放盪鞦韆等系列活動。
台東縣各族群原住民舉辦豐年祭典活動已陸續展開,各族群祭典可能有些禁忌,遊客事先應瞭解,各部落舉辦日期可上網至台東縣政府原住民全球資訊網站查詢https://www.taitung.gov.tw/Aborigine/Default.aspx (或「南島台東-台東縣原民處」粉絲專頁發佈(@aborigine089)或洽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教育文化科,電話089--320995。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魯凱族收穫季20日起一連兩天辦理歡迎全國鄉親前往觀賞

發佈日期: 2018-07-18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