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運動可有效改善高齡女性常見的排尿障礙』

隨著5月份的到來,街頭與電視廣告中開始充斥著各式各樣對母親的感謝。女性從青春期到經歷懷孕生產、再到年邁的過程中,生理的變化是不斷出現的,而我們在臨床醫學上也發現,尤其是高齡女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排尿方面的困擾。與一般人認為排尿障礙是男性專屬的認知不同,因此提供相關醫學知識分享。
台灣醫療水準越來越高,國人越來越健康,女性平均壽命已經來到84歲。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銀髮族女性會到處趴趴走。這些阿嬤們旅行時,普遍都希望車上有廁所;更期待下車時,車輛停靠在廁所旁。不然可能會出現排尿來不及,甚至發生漏尿的窘境。根據統計,超過70歲的女性,大約有1/4的人會有俗稱膀胱無力(漏尿)的現象產生,也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2-3倍之多。若再深入探討,除了漏尿之外,高齡女性還會有其他排尿障礙:像是頻尿、排尿困難、排尿疼痛等.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高齡女性有排尿障礙?
更年期,或者停經後的女性,她們的雌性素降低,導致軟組織與肌肉慢慢萎縮,包括尿道表皮變薄、括約肌力量不足引發閉鎖不全因而漏尿;尿道表皮抵抗力也因變薄而降低防禦能力,容易產生泌尿道感染。

再者,隨著年齡增長,生理也慢慢退化。
那些跟解尿相關的激素在夜間分泌不足,造成夜間製造的尿液增加,引發夜尿等惱人的現象,也容易被誤診為反覆性泌尿道感染。高齡長者,大多數人平日運動量並不足,造成肌肉容易變弱甚至萎縮。最常見的就是骨盆底以及腹壁的肌肉鬆弛:造成膀胱脫垂、腹部疝氣、子宮或者與陰道脫垂等。這些結構上的變異,會進一步壓迫膀胱、尿道,造成長者排尿困難、膀胱餘尿變多、膀胱肌肉不穩定等。嚴重時,經常引發嚴重合併症:腎水腫、敗血症、膀胱纖維化、神經性膀胱等。
有些長者習慣久坐與憋尿,在不知不覺中長時間壓迫骨盆底肌肉群,造成骨盆底的肌肉協調性出現障礙,也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排尿問題。
林林總總拉拉雜雜的談了這麼多,那長者,尤其是女性銀髮族,泌尿系統要如何保健?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動,少坐少躺多運動:
若體力許可,每1小時起身走動,並飲用50-100cc的開水;每2-3小時記得上廁所。
對於那些體力比較差,或者無法站立的長者,建議放個軟墊在座椅上,可以減低會陰部的壓力。每20-30分鐘可以伸伸手,踢踢腳,或者按摩一下小腿肚,增加身體的血液循環。
更積極的作法,就是適當的骨盆底肌肉復健:如凱格爾氏運動,再合併適量的肌肉訓練:像是慢走、瑜伽、香功、元極舞、太極拳、皮拉提斯核心肌群運動等。
台灣銀髮族女性,對疾病的忍耐性比較高,加上天性比較害羞,不喜歡談論自身私密症狀,造成延誤就醫。因此,為人子女或醫療工作者,對於長輩的照料,除了愛心與耐心以外,還要隨時吸收醫學常識與維持敏銳的觀察力。一旦長輩出現不舒服或不尋常的症狀,儘早介入,儘速尋求專家治療,永遠是保持長輩健康與幸福的不二法門。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臺東高商商業經營科108新課綱展現學習成果務實致用—辦理愛心募集公益活動
教育部辦理108新課綱課程,在108學年度上路,新課綱的基本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適性揚才、務實致用,並幫助學生在職涯發展上,可以保有終身學習的精神。
臺東高商商業經營科在科本位的課程規畫上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讓本科學生可以學習商業專業知識外,另具備商業經營、團體合作精神,及商業溝通及創新能力,在入學到現在,學生已習得會計學、商業概論、門市服務相關的各項專業課程後,本科學生自動提出,要辦理一個可以將這些專業知識,透過辦理活動的方式讓學習成果可以跟大家分享,且可以更加的認識商業經營科。
商經科108新課綱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在學到企業與社會責任的關係時,運用資源再利用的想法,促成這次的活動,學生們自動分組:首先,由美學組進行活動娃娃設計,由商經科的學生發想之後手繪出來;再由公關組發起向全校師生募集義賣公益用商品活動;透過商品組,進行商品整理及進行銷售;會計組進行成本收支的規畫;活動組則安排各項表演活動來活絡氣氛,加上有攝影組進行活動過程的完整記錄,這次的義賣所得將全數捐給慈善團體。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把商業概論中所習得的4P組合(產品、訂價、通路、推廣),及商業五流(商流、物流、金流、資訊流、服務流)完整的與會計學、門市服務課程結合,且透過這次辦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實際的動手做,知行合一。
校長曹學仁相當支持此次的活動,且多予學生鼓勵及肯定。曹校長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經由自主發起時,已經符合108新課綱的精神,透過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結合多項專業課程內容,讓課程學習地圖更加完整,也讓學生除了在專業知識的學習外、經由與實務的活動結合,對將來的職涯發展也有幫助,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成果的展現,且透過義賣捐款的活動,學生懂得付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學生品格養成,更是有所助益。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醫療廢水消毒方式 臺東縣環保局呼籲各依醫院妥善處理 減少病菌傳染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醫療廢水消毒方式 臺東縣環保局呼籲各依醫院妥善處理 減少病菌傳染
發佈日期:109年05月04日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日前已針對縣內各大醫院廢水的消毒方式完成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醫院,主要以作用時間長且消毒成效良好的氯錠或漂白水作為消毒藥劑使用。環保局指出,為了確保廢水達到消毒效果,避免民眾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源,建議大醫院的廢水經處理後,排放前應與藥劑接觸時間三十分鐘以上,以維持每公升○.五至一毫克以上的有效餘氯。
環保局水質保護科表示,為降低民眾對醫療事業廢水可能含有病菌的恐慌疑慮,不定期進行稽巡查作業,除了針對醫療事業廢水,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篩選出可能產生病菌廢水的事業,並要求業者遵行消毒程序,且放流水需符合法規規範,避免危害環境或人體健康而遭到告發處分,透過政府監督與事業妥善作為的雙管齊下,落實污染減量,有效降低河川污染。
環保局呼籲業者切勿心存僥倖,一旦查有污染環境情事,環保局絕對嚴格執行處分,請業者勿挑戰公權力。民眾若有發現污染情形,也可撥打089-232996專線提供相關線索。
新聞連絡人
姓名:楊欣怡
連絡電話:089-221999#102
電子信箱: t421@mail.ttepb.gov.tw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醫療廢水消毒方式 臺東縣環保局呼籲各依醫院妥善處理 減少病菌傳染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錄音室人才培育及原住民族歌謠採集計劃課程 即日起開始招生囉!
發佈日期:109年5月4日
錄音室人才培育及原住民族歌謠採集計劃課程開始招生囉!報名期限自即日起至5月10日止,本計畫課程招收15名學員,並備取5名,歡迎對於部落歌謠或實地採集技術有興趣的朋友們踴躍報名!
台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表示,本次培育課程以「採集」做為出發點,利用TTstudio錄音室現有器材進行技術訓練,配合在地文化屬性,進行採集前置課程,讓學員不僅學習技術,也藉此學習田野調查的能力,加強採集資料的完整性,從中了解歌詞的組成與歌曲的背景故事,進而提升文化上的認識。
實地採集技術課程部分將帶領學員前往臺東境內包含成功都歷、蘭嶼椰油、台東市撒舒而雅、太麻里多良查拉密、延平桃源等5間文化健康站進行現場採集實作,文化健康站的每一位老人家都是瑰寶,時間的歷練中充滿著生活智慧,期望藉由本次計劃課程培育更多歌謠採集人才種子,散播在每一個部落,一同為部落留下珍貴的紀錄,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下,透過歌謠採集實務將部落的聲音以及故事記錄下來,進而與部落共享成果。
計畫詳情與報名資訊請於FB搜尋:[TT studio錄音室] 採集技術 種子培育計劃
新聞聯絡人
發稿單位:原住民族行政處
新聞聯絡人:高珮涵
電 話:( 089 ) 341-211 
傳 真:( 089 ) 341-457
電子郵件:o3049@taitung.gov.t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守護部落家庭的天使 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喬遷感恩茶會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守護部落家庭的天使 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喬遷感恩茶會
發佈日期:109年5月4日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惘然勞力,我們得救是在乎倚靠耶和華得勝的名。」臺東縣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今(5月4日)舉行喬遷感恩茶會,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工作及保護科科長陳秋雀代表社會處處長陳淑蘭參加,與會人員有部落住民、延平鄉鄉長胡黃廣文、延平鄉3位村長、延平鄉衛生所及鄰近兩所國中小學代表等。在燦爛陽光中,巴喜告基督長老教會長老帶領祈福禱告,象徵以社會工作的熱情及影響力,陪伴部落住民共同解除困境,迎向盼望與喜樂。
從家庭暴力初級預防到二級預防
社會處處長陳淑蘭表示,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93年申請內政部經費辦理原鄉家庭暴力追蹤輔導方案、100年起為縣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業務合作對象、103年更獲得衛生福利部「街坊出招」-社區反性別暴力創意競賽活動新銳組冠軍,在部落早已紮根家庭暴力防治意識。今年度縣府委託辦理「原鄉部落家庭暴力服務計畫」,希藉由協會長期深耕的力量,將這股力量推展到臺東縣縱谷線5個鄉鎮,協助家庭暴力被害人及其家庭;縣府另委託財團法人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在南迴線4個鄉辦理本計畫,讓社會安全網布建綿密起來不漏接。
你了解我的明白
社會處指出,部落家庭暴力發生,有時候認為只是吵架、打架,沒有要離開部落,也很少使用正式資源。因此縣府委託辦理「原鄉部落家庭暴力服務計畫」的目的,不只將焦點放在「暴力」的家暴處遇,更需要部落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服務輸送模式,以有效的協助受害者與加害者,並更進一步了解原鄉家暴問題全貌,形成原鄉部落之家暴防治模式。

聯絡人:陳怡曄
電話:089-320172 分機329
電子信箱:n1068@taitung.gov.tw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守護部落家庭的天使 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喬遷感恩茶會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防疫期間倍加關懷弱勢  臺東縣府贈愛心蛋糕溫暖媽媽的心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防疫期間倍加關懷弱勢 臺東縣府贈愛心蛋糕溫暖媽媽的心
臺東縣政府以積極防疫為重點,是全國少數零感染確診的縣市,最近更保持零確診零隔離的防疫佳績。雖然目前正值防疫期間,臺東市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倍加關懷弱勢家庭,服務零距離。感謝善心人士遠距捐贈母親節蛋糕,中心社工同仁們更在母親節前夕以最快的速度發送愛心蛋糕,溫暖了50個弱勢家庭,與案家提前慶祝母親節感受幸福的味道。
有一種愛跨越社交距離,那就是母愛
縣府社會處指出,臺東市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服務的花嬤,十幾年前收養了甫出生即被判定重度且多重障礙的小勇,雖然經親子鑑定確認小勇並非親生孫子,因為不忍被遺棄的小生命無人照顧,親力親為將小勇拉拔長大,並視如己出。雖然家境清寒,多年來仍堅持帶著小勇經歷無數次的手術、復健,教導生活常規,現在小勇仍然無法說話,纖細的雙腿仍然劃滿無數條手術後留下的傷疤,終於學會自行走路的小勇,歡欣地騎乘腳踏車,自在徜徉在風中。即便經濟匱乏、命運多舛,花嬤說:「我從不後悔照顧小勇,現在如此、未來更是如此。」花嬤偉大的母愛,培育小勇充滿韌性及毅力的生命。陪伴成長的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請花嬤別擔心,這條路上有我們陪著您一起堅強面對。
關懷弱勢 幸福加倍
臺東縣政府社會處陳淑蘭處長在溫馨五月母親節的前夕,特別指示臺東市區、海岸線區、縱谷線區、南迴線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除了持續關心弱勢家庭各項生活需求,落實各項福利方案與服務措施外,更應加強關懷弱勢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等各項生活所需。母親的背影、樂觀面對生活、像大樹一樣、無怨無悔付出、為母則強,臺東市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設立於臺東縣安居家園,提供親子影音遊戲區、閱覽區等便民服務,歡迎社區居民、親子家庭前往參觀並使用館內設施。更多母愛溫馨小故事,歡迎至臉書搜尋「臺東市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粉絲專頁。相關福利諮詢服務,請洽專線電話:089-343972。
聯絡人:黃瑞瑜
電話:089-343972
電子信箱:n1033@taitung.gov.tw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防疫期間倍加關懷弱勢  臺東縣府贈愛心蛋糕溫暖媽媽的心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臺東防疫當前 也要關心媽媽 台東縣府9日無國界愛分享 呼籲守護家庭也要愛自己
【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臺東防疫當前 也要關心媽媽 台東縣府9日無國界愛分享 呼籲守護家庭也要愛自己
發佈日期:109年5月4日
臺東縣目前仍維持0確診0隔離的安心生活圈,為因應即將到來的母親節,縣府社會處於防疫期間的緊張氣氛下,仍不忘關心縣內婦女朋友,以及感謝身負母職角色的照顧者,將於5月9日(星期六)上午10時串聯臺東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臺東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在婦女中心辦理「無國界愛分享」活動,當日邀請女子水電工學員與新住民家庭同樂,一起為媽媽及家庭照顧者加油打氣,呼籲臺東婦女朋友全心守護家庭健康的同時,也要愛自己。
幸福感再升級
饒慶鈴縣長表示,縣府五一連假過後仍以精進防疫作為,在疫情緊張的氛圍中,能夠生活在0確診0隔離的台東,絕對是令人幸福有感的事。呼籲媽媽們全心守護家人健康時,別忘了覺察自身的需求,關照好自己。母親既可柔軟也可剛強,在成為母親之前,你就是位女孩。不妨重拾青春及夢想,找回年輕時的少女心,只要能讓自己感到舒服、開心,不論做什麼事都好。母親佳節將到,祝福大家每一天都是開心的母親節。
翻轉傳統母職角色的既定印象
社會處陳淑蘭處長指出,隨著現在的家庭型態改變,母職角色不再如傳統的由媽媽承擔,男性單親家長身兼母職可以是媽媽,隔代教養家庭的祖父母也能是媽媽,哥哥姐姐負擔照顧工作亦能稱是媽媽,這些都是不同樣貌的母職角色,顯示現代社會對於「媽媽」的定義,因世代的變遷而逐漸鬆綁。每一位媽媽都值得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姿態,不再侷限生理差異,媽媽的角色變得更寬廣了。
社會處在街頭訪問60名不分年齡、性別及族群的民眾,以瞭解對母親節的實際想法,拍攝成影片,於5/4上傳至臺東縣政府社會處臉書粉絲專頁,邀請大家於5/8前留言「愛的傳話」,並Tag 1名朋友、以及加入社會處粉絲專頁者,即獲5/9當日婦女中心直播抽獎資格。除此之外,配合母親節,婦女中心在五月間辦理「釋FUN母親日」系列活動,讓身負母職角色的縣民朋友,在忙碌之餘,能夠有與自己相處的專屬時光。欲知婦女中心活動詳情,歡迎至臉書搜尋「臺東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粉絲專頁或洽詢中心江督導,電話:089-336367。
聯絡人:金芝
電話:089:345106 分機252
電子信箱:n4111@taitung.gov.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
臺東防疫當前 也要關心媽媽 台東縣府9日無國界愛分享 呼籲守護家庭也要愛自己

發佈日期: 2020-05-04
新聞分類: 地方台東縣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